索引号: | 11370800004234373R/2019-06208 | 发布机构: | 党政办公室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济高新管办发 |
成文日期: | 2019-08-17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失效 |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单位,各驻区单位,各园区:
《济宁高新区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已经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9年8月17日
济宁高新区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繁荣高新区夜间经济,增强夜间消费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全力打造济宁都市区核心功能区,推动科技新城迈向蓼河新时代。根据《济宁市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现结合高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高新区建成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等具有一定品位及规模的专业或综合类大型夜间经济示范区3个以上,培育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类企业30个以上,初步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二、主要任务
1.鼓励引导夜间消费。创新夜间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引领新型消费。支持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洗浴、美发美容等行业延长营业时间,营造夜间消费氛围。鼓励贵和、佳世客等商场、超市开展丰富多彩夜间营业活动,满足和方便居民夜间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夜间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活动,促进体育馆、游泳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丰富夜间文化生活,带动夜间经济发展。
2.科学规划夜市街区。按照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城市管理规定,结合高新区实际,合理布局建设夜市街区,研究制定夜市街区规划、建设、改造、提升具体实施方案。夜市街区规划设置要有利于人气聚集,以不影响公共安全、不影响道路通行、不扰民为前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品牌夜市街区。鼓励在新建居民小区周边规划建设夜市街区,强化商贸配套服务功能。对各街道办事处驻地、各住宅小区周边现有夜市进行改造提升,通过调整夜市业态,扩张经营规模,加强规范管理,打造一批条件好、特色鲜明、有一定知名度的夜市街区。
3.完善夜间配套设施。加强整体环境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工作,全面提高净化、绿化、美化水平。配套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市政、环卫设施,加强日常清洁管理,保持夜市环境整洁,防止噪声、油烟等污染。完善交通、卫生、消防、安全警示等各类标志标牌和咨询服务点、车辆停靠点、公共停车场、换乘点等配套设施。
三、区域布局
坚持突出特色,有序推进,以高新区现状为基础,不同夜市街区定位不同、特点各异,在建筑样式、商品结构、服务内容、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目标客群等方面突出专业性和针对性,有序推进。
1.新贵和、佳世客商圈。依托新贵和、佳世客、红星美凯龙、九龙家电等现有商业综合体,打造高新区商业中心区。推进天圳四季城、红星国际等项目建设进度,树立高新区商业门户形象,以规范与培育为重点,完善功能,营造区域商业氛围,提升城市内涵。
2.蓼河人家商圈。依托印象吟龙湾现已进驻的桔子水晶酒店、韩国本家等多家高端餐饮酒店,打造集精品酒店、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多元化综合特色休闲区。结合高新区科技馆、体育馆等设施,加快红星爱琴海项目建设进度,通过调整引导、规范培育,建设蓼河新城核心商务区。
3.住宅区商圈。对各街道办事处驻地周边及金色嘉苑、绿色家园、长虹小区等住宅小区附近已形成的散乱经营商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原有门店基础上实施风貌改造,调整经营结构,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居民夜间餐饮消费场所,形成以经营地方特色小吃为核心的精品街区。
四、工作重点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鲁抗家园、高端人才公寓、三贾、前后栗等生活区建设,统筹推进吟龙湖中央商务区(CBD)、鸿雁湖科技商务区(TBD)、景云湖商务休闲区(RBD)三大商圈建设,打造“科技+产业+生活”新型空间,建设国内一流生态科技城。融入市域“一环八水、十二明珠”生态环,加快河湖水系贯通,推进泗河综合开发,实施“引泗入蓼”计划,形成“水系贯通、道路成环、城水相容、水绿相映”的宣居环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推动免费WIFI全覆盖,有序推进市政设施智能化改造,营造普惠化智慧生态。
2.丰富夜间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社区、公园、广场和栈道等现有设施,开展各具特色的经常性夜间文化演出、节日庆典演出、社区居民文体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夜间文化环境。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展览活动,集聚夜间城市的人气、商气和财气。组织经常性的、不间断的、群众性的夜间文娱健身活动,满足市民夜间健身娱乐的需求。
3.规范夜间综合管理。积极做好夜间经济实施街区周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解决街边停车问题;在卫生环境和整体规范等硬件设施上下功夫,提升街道外观形象;增设警务值勤点,配备并加强巡警警力,及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治安秩序;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厕、垃圾收集站、果品箱等环卫设施和给排水设施;组织专门的城市环卫队伍,增强夜间经济重点街区的环卫管理。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新区发展夜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经发局、社发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蓼河指挥部、公安分局、生态环境分局、税务局、交警大队、宣传部、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发局,由经发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夜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夜间经济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各项发展工作。发展夜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夜间经济经营主体资格审查和监管工作,凡审查合格的经营主体方可在相关监管部门享受夜间经济优惠政策。
2.强化督导考核。将发展夜间经济列入管委会年度重点工作,强化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责任。各街道办事处统筹区域内夜间经济街区的规划建设,制定夜间经济街区建设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要适时开展评定工作,对工作开展较好的授予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称号。
3.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落实《济宁市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的各项政策措施。区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向市直部门争取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制定区级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建设。
【图文解读】《济宁高新区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视频解读】济宁高新区:拉开夜间经济序幕 打造吟龙湾网红街区
【媒体新闻】济宁高新区夜间经济发展方案发布 将重点打造3大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