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济宁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总结会议召开,会议采取现场观摩和集中开会的方式进行。区党工委书记刘章箭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章箭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通过实地检阅、交流经验、梳理分析,整体评价今年以来我区项目建设情况。各级各单位要根据观摩结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矢志不渝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推动高新区“三次创业”乘势而上、走在前列。
刘章箭强调,全区上下要以“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的精气神,雷厉风行抓落实,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突破。保持定力、砥砺奋进,呈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产业为本、创新驱动,形成了动能转换的突破“起势”。敢闯敢试、勇于破冰,发起了变道换挡的改革“攻势”。同心同行、众志成城,提升了干则必成的磅礴“气势”。
刘章箭指出,今年以来,全区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谋发展,统筹了很多大事喜事、突破了很多急事难事、办成了很多实事好事,在关系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在产业方面,积极担当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坚持“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破难题、聚要素、积动能,省重点项目数量列全市第一,充分体现我区发展动能的充沛活力,创造了项目招引建设的“高新速度”。同时,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原则,压缩工作机构,优化机构设置运作更加扁平高效。建立完善的考核等制度,形成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干部考评体系更加合理,干部活力进一步释放。扎实推进济宁创新谷建设,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加速聚集态势,研发技术成果持续外溢。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流程再造,推出100项“秒批秒办”环节,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到95%以上。在对外合作方面,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日韩(济宁)国际项目合作实验区顺利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在项目招引、落地和建设过程中,全区上下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主动作为,靠上服务,为我区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章箭要求,全区上下要根据国家、省、市相关会议要求,紧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找准在新发展中的方位。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挥有效投资拉动作用和多元消费的带动作用;对外,要打造开放新高地,构建面向日韩、欧美,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桥头堡”。同时,要找准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的方位,主动融入鲁南经济圈、淮海经济区,努力打造区域性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支点。要自觉把工作放到大局中考量,把发展融入大势中考虑,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谋划发展。
刘章箭强调,要找准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方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要把四大产业放到省市“十强”产业和国家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体系中推进实施,做实做强“一区十二园”,建设数量级的标准化厂房,打造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确保取得突破性优势。
会前,刘章箭带领济宁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团对鸿雁湖公园、智能终端产业园B区、海美新能源项目、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等全区15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每到一处,观摩团成员都认真听取项目情况介绍,深入探讨交流体会,学习借鉴工作经验,并进行了集中投票。
区党工委副书记鹿洪超主持会议并通报了观摩评比结果;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人大工作室主任王培华对观摩情况进行了点评,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员、副调研员;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