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以公开促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济宁高新区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方式,着眼数字化改革,搭建就业帮扶线上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就业帮扶新模式,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快捷方便的就业服务,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帮扶工作“不断线”。
一是服务“上门”,优化就业帮扶服务。针对困难群众不同需求,济宁高新区开展了“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等活动,以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等方面作为重点宣传,悬挂宣传条幅、发放政策宣传材料并解答群众咨询。同时强化就业帮扶队伍建设,进家入户,走村串巷,按照宣传到位、走访到位、帮扶到位的要求,广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进行全面摸底登记,了解各类就业援助对象的情况和就业需求,为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进行认定,为各类就业援助对象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维护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二是信息“上网”,打造就业帮扶平台。整合全区各类就业帮扶相关资讯、政策法规、岗位招聘等信息,将就业困难人员关心、关注且实用的功能及内容纳入“一张网”。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平台,轻松实现简历填写、查阅招聘信息、投递简历、查看帮扶资讯及培训信息等内容,目前,平台成功上线200余家各类企业提供近4000余个岗位。此外,平台“政策法规”板块,涵盖了创业政策、就业支持等内容,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足不出户的政策线上解读功能,帮助其顺利了解就业创业各项最新政策。
三是培训“上岗”,深化职业技能培训。摸清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需求等,建立培训需求台账,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转变培训方式,分阶段、重实训、强服务,结合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及培训意愿进行岗前培训,开设了家政服务、面点制作等培训班,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同时细化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就业困难人员职业技能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