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十四五”时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鲁水农字【2021】13号)、《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宁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济政办发【2017】3号) 、《关于深化水价机制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发改价格【2022】146号)的精神,济宁高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编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22年完成全区13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逐步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本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王因街道、柳行街道、黄屯街道和接庄街道4个街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次农业水价改革,济宁高新区管委会成立由党工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城乡统筹发展局、经济发展局、财政金融局及各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为成员,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推进和日常管理,为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财政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的资金重点用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主要补助农田水利工程与计量设施建设,工程维修养护,农村基层用水组织能力建设,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以及节水奖励等方面;建立财政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激励机制,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地区倾斜,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性高、工作有成效的街道给予重点支持。
三、建立制度体系。
济宁高新区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通过合理分配农业水权,促进农业水权有序流转。在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经济发展局、城乡统筹发展局共同出台本区农业用水指导价格。为调动农民参与改革、实施节水的积极性,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向纵深。
四、强化培训宣传。定期开展现场会或专门的业务培训会,切实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回应农民关切,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具体举措,总结宣传改革进展情况,发现和宣传本地改革过程中涌现的典型,让全社会看到实施改革带来的变化。广大农民享受到的改革成果,依托现有“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现有宣传平台,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作用,强化水情教育,增强农民乃至全社会有偿用水、节约用水意识和节水自觉性。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快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