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蓼河之畔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推),是济宁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中坚力量,其从“制造”向“智造”跨越式发展的进程,是济宁高新区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2021年,济宁高新区制造业占GDP比重40.2%,先进制造业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回望济宁这十年,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制造强市蝶变,其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
作为继卡特彼勒、小松后,全球第三家大马力推土机生产企业,山推虽成功跻身全球市场,但与每年可达600-800台的全球矿山级推土机需求量相比,占有率却仅为0.7%。
要想在国际大腕品牌同台竞技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场产品品质的追逐赛必不可少。在大马力推土机矿山作业中,开工率是衡量产品的“门槛式”条件,最初山推的产品开工率仅为70%,较行业标杆企业92%的产品开工率有着较大差距。历经多年产品优化,从更换专业模具到投入高精度检测设备,如今山推开工率已达95%。而代表着综合技术实力的减震降噪技术,山推亦实现攻克,其600马力推土机设备司机耳旁噪声值控制在74分贝以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8年至2020年,大马力推土机这一产品进入了小步快跑阶段。“那时候我们的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有时候两三个月就要迭代一个产品。”宋润州说,随着产品的不断优化,销量也逐年增加,2021年占有率增长至2.6%。销售量也从每年5到7台,增加至一年65台,其占有率也将在2022年预计提升至10%。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发展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吃螃蟹的人,是山推实现异军突起的突破口。为此,山推首度将5G通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与大功率推土机深度融合,生产出全球首台5G遥控4D光场、大功率推土机。2021年亮相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即备受瞩目。
作为站在行业潮头的企业,山推与济宁高新区有着相辅相成、共生共赢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是靠企业的持续发展来提供动力,而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地域沃土的“滋养”。
多年来,从获评国家火炬计划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到国家工程机械产业示范基地,再到全国五星级示范基地。工程机械制造作为济宁高新区主导产业之一,在全国工程机械产业布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聚焦济宁制造强市战略,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坚持推动企业“上档升级”和产业“扩链延伸”。在突破强企建设上,明确山推股份、辰欣药业等20家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一对一签订攀登计划,靶向聚焦、精准支持。在打造核心链条上,实施“链长+链主”双链模式,绘制10条核心产业链发展“全景图”、“任务表”,找准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制定产业链关键卡点攻关项目清单,加强链式服务,主动为链主企业、头部企业预留发展空间,帮助落地上下游配套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协同融合,把企业“串珠成链、组链成群”。
此外,围绕产业集聚区,放大产业和项目的“双向磁吸”效应,济宁高新区实体化、专班化推进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中韩高端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等“1+4”聚集区建设,实施“专业园+产业链”集群培育新路径,打造高能级产业集聚地。
十年来,济宁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中坚力量,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