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区十园>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动态

济宁高新区:为地方贡献“高新力量”

发布时间:2022-02-22 09:33:13 点击次数:

“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总数达到185家,总量和增量均居济宁市第一位”“2021济宁高新区‘十强’产业到位内资预计7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预计4.4亿美元,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50亿元,总量均居济宁市第一位”“省、市级重点项目个数均居济宁市第一位”……

济宁高新区“第一”多。2022年1月25日,济宁高新区召开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布会,介绍社会民生、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成果。细数发布会上的发布词,“第一”多次出现,有的工作尽管没有明确“第一”,但也位居前列,比如“主要经济指标居济宁市前列”。

济宁高新区是区域经济的先行区、示范区,肩负着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排头兵”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紧紧围绕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两大核心任务,锚定“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引领辐射、深化改革为主题,深入推进“三次创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赶超进位。连续两年获得济宁市综合考核一等奖,连续4年获济宁市开发区考核一类第1名,列山东省国家级高新区前5强,在全国高新区评价中三年上升28个名次。

创新力强是济宁高新区的“应有之义”。济宁高新区聚焦服务“231”产业集群发展,强化创新谷引领作用,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陈宏雷在发布会上介绍,除了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和增量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投入、技术合同认定额、免税技术交易额,以及新增创新平台、落地产学研项目、引进合作高校院所等指标均居济宁市第一位,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助推产业集群快速集聚,大项目、好项目提速推进。

“经济指标走在前,民生事业也跟着受益。”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局长李翠玲介绍,2021年,洸河中学小学部、安宁小学等4所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高效推进;科苑幼儿园等1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基本完成,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达到省定标准要求。在济宁市率先完成低保提标任务,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七连增;完成了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卫生院蓼河新城院区和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接庄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为104家村卫生室配备“智慧随访”设备,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为了创造宜居环境,济宁高新区致力于建设生态科技新城,实施“增花添彩”三年行动,建成开放鹿鸣公园、幸福里等12个“口袋公园”,分级提升宁安大道、群英路等重要路口绿化景观,绿地率达到40.8%,绿化覆盖率达45.5%,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鸿雁湖建成开园,十里湖一期开放,碧水绕城的秀美画卷渐次展开;为民宜居工程6大棚改片区全面启动,御福家苑、栗景苑、小屯家园3大棚改片区建设完成,书城宿舍、管委宿舍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

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章箭介绍,“作为高新区,理应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有了良好的产业优势,济宁高新区后劲十足,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将为发展贡献新势能。据了解,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项目启动试生产,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项目加快建设,山推大马力推土机产业化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爱尔兰凯爱瑞北方风味产品生产基地项目、伊顿四期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丹佛斯高端液压装备项目、韩国好丽友与鲁抗合作的诊断试剂研发生产项目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顺利投产运营;海富电子移动智能终端电子盖板生产项目、智能数字移动终端LCM液晶模块研发生产项目、闽商智能产业园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开工。


 
来源:新材料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