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济宁要闻

全域标准化建设推动济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14 09:58:39 点击次数:

掌上济宁(通讯员  朱海波  郑伟)近年来,济宁市主动融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大局,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完善标准化政策措施,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标准体系,助推“济宁智造”“济宁质量”全面升级。

构建高标准工作格局,激发市场主体标准创新活力

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28个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济宁市标准化委员会,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标准化工作。

完善标准化政策保障体系。制定出台了《济宁市专利标准战略融合创新城市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济宁市标准化管理办法》《济宁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济宁市标准化专项资金资助奖励实施细则》《济宁市专利标准战略融合创新城市试点项目建设方案》《济宁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全市标准化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夯实标准化创新发展基础。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相协同的新型标准体系,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截至目前,我市各类主体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607项、行业标准725项、省级地方标准637项、市级地方标准38项、自我声明公开团体标准829项和企业标准19976项,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27项、省级标准化试点65项。2021年以来争取10个国家级、33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立项,总量位居全省前列。落实标准化奖励政策,累计为54家企业单位94个项目拨付市级奖励资金2460万元。

创新工作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各类技术标准创新平台

农业方面,在食用菌产业上,邹城市先后建成了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试点、食用菌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食用菌产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累计培育食用菌标准化示范企业20多家,转化科技成果8项,构建了由192项标准构成的食用菌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探索形成了“生产工厂化、品种多样化、管理标准化、品牌高端化、生态循环化”的邹城模式。

金乡县通过创建国家大蒜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构建了集绿色优质大蒜种植业、大蒜特色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等产业为一体的大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检验检测、初加工、包装、交易等16个标准领域、343项标准的大蒜标准体系和标准信息数据库,打造大蒜产业标准化建设新高地。

工业方面,以技术标准协作创新、技术标准验证和标准化创新人才交流培养为主攻方向,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承建了山东省工程机械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山东省绿色墙材智能化装备技术标准创新中心,搭建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平台,把分散在上下游的龙头企业、检测机构、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省内外标准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创新联合体。

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山东航天正和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加快研制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推动重点产业技术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

加强标准化试点项目带动作用,形成一批重要标准化成果

标准化支撑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制定印发《济宁市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城市试点项目工作方案》,依托济宁高新区的政策环境优势、科技资源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积极探索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根据企业自行申报,各县市区政府推荐,经过专家评审,在全市选取了25家试点企业开展专利标准融合创新企业试点建设。选取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开展标准专利融合试点,充分发挥专利标准融合发展对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标准化引领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起跑线家庭服务集团自2004年开始研究探讨和运营0岁至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和早期发展项目,迄今已累计服务婴幼儿达5.4万余人次,带动15万余人次就业。集团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和地方标准项目,通过持续优化标准体系,为创建高端服务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考察人员170余批1300余人,起跑线托育标准化服务模式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标准委等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山东医安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是医疗辅助服务行业唯一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承担单位,服务项目涵盖医疗辅助服务、医疗陪护服务、居家养老、医养服务等服务版块。通过协助医院将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实现患者从医院到护理站到居家一体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标准化工作不但成就了一个产业,而且支撑了它的厚度和温度。公司成立了标准化研发中心,主持研制《医疗辅助服务指南》山东省地方标准,标准厘清了医疗辅助服务的边界、内容和行业定位,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标准化助力社会建设实现新作为。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深入推进“标准化+机关事务”,从2020年起相继主导制定了《公务用车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等12项济宁市地方标准,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推进资产的合理配置和集约使用。

市人社局主导制定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操作规范》济宁市地方标准,明确了申报人员范围和评审委员会的组建主体、组建条件、组建程序,规范了职称评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责任分工、材料清单。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省内该领域无标可依的空白,为全方位培养、用好专业技术人才,推动济宁市专技人才队伍扩规模、提质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塑造一批标准化标杆企业

通过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支撑和战略引领作用,邹城食用菌产业向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提档升级,先后培植了友和、利马等20多家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生产金针菇、双孢菇等20多个品种,产值超过35亿元。 2023年9月19日至20日,国家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及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典型经验观摩交流活动在邹城召开,来自全国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项目单位的代表现场感受到了标准化赋能产业发展的力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徐长兴在总结讲话中对邹城食用菌“1+1+N”平台建设模式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济宁银行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2022年获评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成为山东省第1家通过该认证的银行机构。“数字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2022年山东省标准化试点计划,是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唯一入选单位。济宁银行连续两年登顶全国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助力打造“服务新市民·慧济千万家”金融品牌。

发挥标准化战略导向作用,建设标准化创新发展新高地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市标准化工作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各个层面,进一步释放“标准化+”效应,通过持续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增强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按照济宁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济宁市标准化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草案)》已经市政府第32次会议审议通过。《济宁市标准化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后,将成为统筹推进全市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标准化事业自身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对我市标准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来源:掌上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