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专区>民生服务平台>乡村振兴服务平台

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及预测预报

发布时间:2023-06-19 10:35:33 点击次数:

2023 年 5 月病情


根据病害监测数据,5 月全省共有 3 个养殖品种发生 3种病害(详情见下表)。


养殖品种

病名

监测面积 (公顷)

平均发病率

发病区内  平均死亡率

草鱼

肠炎病

1608

0.08%

0.22%

鲤鱼

不明病因疾病

1288

0.03%

0.44%

南美白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1527

0.02%

0.002%


2023 年 6 月病害预测

【病情预测】

1.淡水鱼类: 草鱼、鲤鱼、鲢鳙鱼等易感染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等细菌性疾病。

2.海水鱼类:鲆鲽类易发生腹水病。重点关注鲆鲽类工厂化养殖区。

3.对虾:易感染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传染性肌坏死病。 重点关注对虾主养区, 东营、潍坊和滨州等地区应重点防范传染性肌坏死病。

4.刺参: 腐皮综合征发生较多, 重点关注沿海刺参养殖区。


【防治措施建议】

1.预防淡水鱼类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 血症,可采用生石灰、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 科学适量投喂, 做好水质调控工作。发病时, 应及时开展病 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 药物拌饲内服, 同时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药内服,增强治疗效果。

2.预防鲆鲽类腹水病, 要注意做好养殖用水的过滤消 毒,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在投饵上注意尽量使用配合饲料 替代幼杂鱼, 减少幼杂鱼使用量; 发病时, 及时隔离、清除 病鱼, 并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 及时对养鱼池及工具进行消毒。

3.预防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 应做好对虾苗种检疫工 作,加强养殖用水的消毒处理, 养殖过程中定期换水、适时 增氧、施用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调控水质; 预防对虾急性肝胰 腺坏死病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严格控制饲料投喂 量。患病池塘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及时捞出病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病池塘养殖设施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4.预防刺参的腐皮综合征,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 保持 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发现刺参患病后,遵循“早发现、 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及时将发病个体拣出并进行无害 化处理,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或二氯异氰尿酸等进行消毒,全池施用沸石粉或活性炭粉并配合益生菌改善水质。


病害防治知识科普

1.车轮虫病


病原: 车轮虫。

易感品种:各种淡水鱼的苗种。

症状: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鳃、皮肤等处, 大量寄生时, 刺激鳃丝大量分泌黏液。患病的苗种或幼鱼常往水草或池壁 上摩擦身体,体色暗淡, 失去光泽,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鳃组织坏死、崩解,呼吸困难,衰弱而死。

流行特点:车轮虫病发病水温 20~ 28℃, 流行于 4~ 7 月。当环境不良时,如水体小、放养密度过大和连续下雨等情况下, 车轮虫往往大量繁殖发病。

防控建议:⑴池塘放鱼前用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彻底清塘  消毒;⑵发病时,用 0.7mg/L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