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区十园>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动态

2024-2028年中国低空经济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13 15:55:38 点击次数: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自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以来,低空经济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低空经济是以通用航空为主体,依托于有人和无人航空器的综合经济形态,包含在低空范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低空经济是综合性经济形态,集高端制造与服务业为一体,产业链条长;可以应用于公共服务、传统作业、消费领域等B/G/C全场景,应用范围广;参照国外经验,经济带动作用强,对我国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四个环节。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其中,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带来的贡献接近40%,而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显现。截至2024年2月,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共有企业超5.7万家,从成立时间看,近五年新成立的企业数达到2.1万家,近十年成立的企业数占比接近80%。

2024年“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计划、相关行政法规正式实施,地方政策补贴配套出台,可谓“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在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军事特定领域,而民用方面受技术制约,则以低空旅游、农业工业的探索性应用为主。

2010年“低空经济”术语正式提出后,10余年来受益于我国无人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持续降本、低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监管层面的不断探索,“低空经济”发展得以提速。

法律法规与监管政策面,2023年中央层面颁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并于2024年起正式实施,2024年初深圳在低空经济产业立法上“先行先试”,公布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低空经济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产业规划与支持政策层面,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正式写入我国国家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在2023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两会刚刚发布的2024政府工作计划当中,“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一部分,两度出现在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任务当中,足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未来,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也将逐步显现,未来几年中国低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来源:新材料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