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00004234373RC/2024-01434 | 发布机构: | 发展软环境保障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检查结果及处理 |
成文日期: | 2024-07-25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4年7月份,济宁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关于印发2024年济宁市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意见的通知》(济疾控发〔2024〕19号)以及相关工作要求,开展了一次布雷指数法和两次双层叠帐法监测,并及时上报了监测数据。济宁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区内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并按照《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进行了风险评估。现将监测情况及评估结果汇总如下:
一、高新区7月份监测情况
(一)布雷图指数法
本月全区共调查125户,其中农村居民区100户,占80%,城镇居民区25户,占20%。共调查水体408处,其中农村居民区调查水体数为376处,城镇居民区调查水体数为32处。发现伊蚊阳性水体共10处,其中农村居民区伊蚊阳性水体10处,城镇居民区伊蚊阳性水体0处。从监测环境类型来看,农村居民区10.00,城镇居民区0.00,合计8.00。从调查地点情况看,布雷图指数大于5的调查地点是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西贯村12.00、接庄街道北辛村8.00、王因街道前竹亭村8.00、王因街道后竹亭村12.00。
(二)双层叠帐法
本月全区共开展双层叠帐16帐次,诱集白纹伊蚊雌蚊13只,帐诱指数为1.63只/顶·小时(以下单位同)。从监测环境类型看,居民区为1.25、公园/竹林为2.50、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为1.50。从监测地点情况看,帐诱指数蓼河公园2.50高于2只/顶·小时。
二、风险评估结论
全区整体伊蚊密度较上月明显升高,布雷图指数(BI)为8.00(5<BI<10),双层叠帐法成蚊整体密度均不高于2,登革热等伊蚊传播疾病存在传播的风险。
(一)布雷图指数法
全区整体布雷图指数8.00,存在传播风险。其中,接庄街道西贯村12.00、接庄街道北辛村8.00、王因街道前竹亭村8.00、王因街道后竹亭村12.00存在流行风险。
(二)双层叠帐法
全区整体成蚊密度为1.63,其中,蓼河公园2.50高于2只/顶·小时。
(三)评估标准
按照《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中风险评估标准,布雷图指数 (BI) 小于5为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大于5有传播风险,大于10有暴发流行风险,大于20有区域流行风险;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不得高于2只/顶·小时。
三、工作建议
(一)做好做好伊蚊孳生地清除工作。目前,已进入蚊虫活跃期,而且降雨逐渐增多、气温渐渐升高,将带来蚊虫的快速繁殖,蚊虫密度将上升。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指导居民开展伊蚊孳生地清除工作,清除各种容器积水及潜在的伊蚊孳生环境,比如院内院外、房前 屋后等闲置可以积水的容器、塑料布、杂草、堆积的杂物以及卫生死角。要注意农村一些家中无人及老人居住的院落,避免遗漏。
(二)加强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各医疗机构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册、单位公众号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登革热等病媒传播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防病意识。做好境内登革热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健康提示、自我观察等科普宣传,指导公众建立发病后及早就医的意识。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管理,提高临床大夫诊断和识别登革热等伊蚊传播疾病能力。辖区内乡镇医院、村卫生室、医生,对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主动询问外出史,及时上报诊断结果并对病例采取防蚊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