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高新>关于我们

济宁国家高新区概况

发布时间:2025-02-28 10:41:05 点击次数:

济宁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山东省南部,面积255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98个村居(社区),常住人口35万人。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高新区及山东省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大数据产业聚集区、科技金融试点区,是全国第21家、山东省第4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产业动能积厚成势。聚焦全市“232”优势集群,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优两新”产业,加快打造千亿级园区,集群优势更加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获省级督查激励,建筑工程机械和现代内河航运产业大脑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生物医药入选2024年“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百强”,被评为2024年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CPMS)试点区。强企方阵量质双升。制定骨干企业扩规倍增计划,营收过10亿元企业9家,拓新电气入选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浩珂科技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源根石化、赛瓦特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培育省级瞪羚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重点项目速效并进。15个省级重点项目和23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34%、117%。

科技创新活力充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32家“国字号”科研院所合作,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个,达成技术合作协议27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加强,山推大马力推土机远程运维管控智能工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新增省级智能工厂4个、绿色工厂3个、数字化车间1个,新培育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7家,众帮来袭、中煤集团入选全省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被评为全省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明显获省级督查激励。

发展纵深不断拓宽。扎实推进招商体制改革,推行产业链招商、标准厂房招商,新签约项目42个,新开工项目29个。外向经济更加活跃,外资结构持续优化,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运营,跨境电商企业达到134家,进出口总额实现三年翻番,连续两年获评国际合作特色园区。改革品牌更加响亮,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火炬统计工作被工信部火炬中心通报表扬,“数字化赋能园区产业链无废内循环发展模式”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社会事业蓬勃向上。全省首座双向八车道S线型跨铁路桥-海川路北跨立交建成通车,与崇德、崇文大道形成互通互联交通体系,实现市域“半小时通行圈”。华润万象汇火爆开业,日均客流量、销售额创全市新高。新增城镇就业1万余人次,入选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高新区十强。教育教学水平保持全市前列,职业健康工作典型做法入选全国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

 
来源:济宁高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