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园简介
发布日期:2019-05-23浏览次数:

2017年9月,济宁国家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瞻远瞩,高点定位,成立济宁信息产业园管委会,为全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同步承担国家级“火炬光电信息特色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国际创新园”和“北斗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及济宁高新区“蓼河数谷”等建设工作。园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发展主线,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以推进济宁市经济形态全面向数字经济转型为目标,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引领区、实体经济数字转型试验区、高端信息技术人才集聚区。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规划布局

园区规划布局为信息产业区及配套服务区两大区域。信息产业区包括创意大厦(A)、信息产业园(B)、国家软件国际创新园(C)三大板块,配套服务区以印象吟龙湾(D)和创意SOHO(E)两大区域为主,对应区域位置请见示意图。

创意大厦板块。聚焦大数据产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5G应用等前沿领域,使产业链更加完善,对外地企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信息产业园板块。以园区标准电子厂房为现有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大做强仁人帮智慧出行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宏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海富电子项目。重点引进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整机项目,快速吸引配套企业落户,延伸产业链。以屏幕、摄像头、锂电池等零部件产业为支撑,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在全市的比重,打造鲁西南电子信息制造基地。

国家软件国际创新园板块。规划为信息类企业总部所在地,支持本地培育的“独角兽”企业、国内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落地,打造总部集聚区。同时补充金融理财、管理咨询、法律事务、人才服务等高端配套公司,为信息类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

配套服务区。依托印象吟龙湾,打造涵盖购物、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成熟商业街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规划创意SOHO、青年公寓为配套住宅区,满足园区不同层次人才住宿需求。

二、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园区各类信息企业超过1030家,其中华为、甲骨文、IBM、腾讯、京东等世界500强企业11家,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12家,规模以上信息类企业8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上云企业46家,云服务商12家,山东省企业上云优秀行业云平台一个。2018年,全区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1.7亿元。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7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2亿元。指标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越发明显。

成立伊始,信息园管委会即委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济宁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立足我区实际,重点聚焦大数据、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服务外包和数字经济五大板块发展,以各版块重点项目为核心要素,辐射招引上下游重点关联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一)大数据板块:围绕华为山东大数据中心,整合政府数据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落地,打造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华为云平台承载的我市财政云、警务云已经成为省市样板。

(二)智能终端板块:围绕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需求,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硬件产品、智能终端设备,传感器设计生产、智慧物流配套工具、安防硬件等产业板块,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宏凯智能终端产业园、海富电子电子模组功能材料总部项目已开工建设、仁人帮智慧出行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有序推进(?)。

(三)服务外包板块:加快软件外包业集聚发展,中软国际、软通动力、博彦科技等国内龙头软件外包企业落户高新区,构建覆盖软件开发、测试和本地化业务的“互联网+众包平台”。

(四)人工智能板块:建设山东省中科人工智能研究院,以此为重要的战略创新载体,集聚区块链、高性能计算、AR/VR、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知识图谱行业大咖和产业精英,在招才引智基础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甚至是独角兽企业。

(五)数字经济板块:按照《济宁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制定《济宁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结合我区制造业基础和优势,以工业数字化为突破口,依托华为、迈迪工业互联网项目,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从而引领全区、全市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和新旧动能转换示范标杆。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依托《济宁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重点突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北斗卫星、智能终端制造领域。以华为大数据中心为大数据龙头,推动以智慧政务、综合治税、精准招商、金融防控、智慧交通五项应用先行先试,加快建设济宁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

一是推进智慧高新先行先试,以政务应用集聚企业。由高新区大数据局建设统一的高新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筹全区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项目招标建设,做到项目建设标准、规范统一,数据互通、共享;联合华为、移动建设智慧高新,以智慧政务、综合治税、精准招商、金融防控、智慧交通五项应用先行先试,通过应用场景创造市场需求、吸引社会资金和创新资源,以项目运营权方式减少政府投资,绑定企业落地。在提升政府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的同时集聚大数据企业。

二是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企业应用集聚企业。联合华为、西门子、阿里云、迈迪网等建设济宁工业互联网平台,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通过树立标杆示范鼓励“企业上云”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集聚大数据企业。

三是建设“蓼河数谷”,完善产业生态,打造区域高地。以8.2万平米的创意大厦为载体,对原有孵化企业腾笼换鸟,集中引进必爱网山东总部、仁人帮智慧出行、广安车联、博彦科技、宏凯智能、华为济宁基地、迈迪网等一批大数据相关企业集聚发展。以创意大厦集聚数据清洗、加工、应用等大数据核心业态企业,以信息产业园集聚网络设备、传感器、智能终端等大数据衍生业态企业,配套人才公寓等服务设施,同时通过完善政策、人才、金融、科技等核心要素服务体系,承载大数据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造全国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济宁高新区信息产业园管委会将按照我区“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的工作总基调,集中力量谋划建设信息产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