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峄城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在市中心的关怀指导下,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秉承优质高效服务理念,立足服务职责,营造公平公正交易环境”的服务宗旨,认真落实《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十大任务”“十新突破”“十项举措”2023年行动方案》,按照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持续提升平台交易质效,提高交易服务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
一、聚焦平台体系建设,高质高效完成交易工作。
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峄城分中心依托全市一体化交易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环节合理流畅高效。一是实现政府采购、综合采购、房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综合工程、医用设备采购等项目进场交易,提供全程网办、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提供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服务。二是将项目招标公告、答疑/变更公告、中标公示、交易异常公示、合同公示等信息在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依法公开。三是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应进能进”。2023年,共服务政府采购项目88个,成交金额约1.6亿元;建设工程项目19个,成交金额约1.71亿元;医疗类项目4个,成交金额约236万元;综合采购项目5个,成交金额约250万元。
二、聚焦智慧建设,持续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一是创新开标模式,全面开启不见面开标。2023年,“不见面”开标使用率为100%,投标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投标活动,真正实现“不见面、零跑腿”。二是推介应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积极与周边地区交易中心沟通联系,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同时,配备7套远程评标视频终端、多因子评标互动终端、可信流媒体管理机等软硬件设施,完全满足远程评标工作需要。2023年,先后与市中、台儿庄、兰陵中心合作开展远程异地评标;与兰陵分中心、平原分中心、寿光分中心等签订远程合作协议,积极拓展合作区域,持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覆盖面。三是全面开启评标专家“刷脸”云签章。2023年1月31日,“峄城区匡衡小学扩建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云签”系统的应用,评审专家采用线上“云签”的方式,实现“刷脸”评标,全面提升评标效率。四是强化招标投标智慧监管。“三码同源”上线运行,辅助评审委员会在评审阶段能及时发现招投标活动中涉嫌串通投标行为,对串通投标行为具有较好的防范作用。同时,推进数字见证建设,打造数据实时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实现开评标现场实时在线监督和全过程监督,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聚焦创新工作,持续拓展平台交易服务范围。
一是自枣庄市创新废旧物资交易模式聚力实现“能进则进”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分中心积极配合市中心,持续推进工作开展。2023年,依托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资产及权益公开处置系统,分中心服务废旧物资交易项目19个,成交金额约2409万元。二是积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推动交易系统、信息资源和服务标准向基层延伸。2023年,根据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印发枣庄市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分中心服务农村“三资”交易项目3个,成交金额约11.06万元。其中,“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菜园村东山部分荒山承包项目”是枣庄市首个“四荒使用权”挂牌交易项目。目前,分中心已完成“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项目进场交易,为峄城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聚焦服务保障,持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能力。
一是标前服务主动办。主动提前对接项目计划、压缩交易时间、优先安排场地等,畅通公共资源交易各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压减市场主体等候时间,积极跟进做好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切实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率。二是做细做实全流程跟踪服务。建立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实行专业指导、7*24小时全时在线、限时办结等举措,提供“全链条”服务。同时,分中心常态化开展延时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程保障、周到服务,确保评标过程高效规范、健康有序。2023年,进行延时服务23个项目,不断提高交易主体满意度。三是跟踪服务及时办。及时协助代理机构完成中标结果公示、公告等相关工作,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贴心服务。四是常态化跟踪回访服务。2023年,累计开展企业回访200余人次。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向各方主体征求关于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宣传关于招标计划提前发布、远程异地评标、云签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并倾听服务需求及意见建议,持续提升市场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推动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五、聚焦服务内涵,持续提升服务品质。
一是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招投标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政策和业务知识,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为项目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组织开展“采购交易大课堂”5期,组织集中学、自学20余次,进一步营造学政策、钻业务、强技能、优服务的学习氛围。二是交易场所卫生整洁,场地标识清晰,功能分区合理。分中心交易场地按功能分区进行科学划分,设有开标室2间、评标室2间、专家抽取室1间、专家休息室1间、监控室1间,完全满足峄城区招标投标场地需求。同时,组织专业保洁队伍,定期对开评标区进行全方位消毒、卫生保洁,营造舒适、整洁开评标环境。三是常态化进行网络、设备检查维护。采取定期检查方式,排查开评标电脑杀毒软件安装和防火墙启用的情况,定期进行杀毒防护,消除网络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平台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同时,安排专人对开评标设备进行系统升级,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日常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六、聚焦重点亮点工作,提升宣传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信息宣传。2023年,撰写各类宣传稿件80余篇,其中被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22篇,齐鲁云采公众号采用5篇,营商环境专栏3篇,充分发挥信息宣传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交流、经验总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举行“开放日活动”。邀请在峄居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媒体代表、企业代表等参观交易场所,近距离了解公共资源交易的各环节、全过程,感受公共资源交易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三是举行优化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12月14日,分中心联合区财政局共同举行优化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提高政策宣传力度,着力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活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良好营商环境。
2024年,分中心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拓展服务范围,推进“应进必进”,持续探索推进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效能提升,最大限度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社会效用,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