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博采众长

桐柏县:“免申即享”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4-02-28 16:34:51 点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有关政策精神,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力度,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迸发,2023年以来,桐柏县结合工作实际,细研激励措施,根据承担任务,细化落实举措,尽最大力度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真正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以“真金白银”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用“真心诚心”为企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

高位启动,坚决贯彻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的工作部署。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为深入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落实,桐柏县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各责任单位任成员的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在前期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该县于4月13日出台了《桐柏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督促相关部门编制“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办事指南、政策依据汇编等资料;督促相关部门重塑业务流程,对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事项,优化业务流程;充分利用“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大对惠企政策落实的跟踪督查,及时掌握政策落地成效;结合预算管理实际,探索建立适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的财政资金拨付制度。

全面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议,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利用好各类媒体加强宣传,提升广大市场主体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的知晓度。

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的梳理。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惠企政策梳理。目前,桐柏县公布免申即享事项数量28个,公布事项涵盖3个类型,其中税费减免14项、财政补贴13项、政策支持1项,有力地服务了市场主体,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提升。

创新思路,率先开展惠企政策平台建设。为扎实推动惠企政策的全面落实,桐柏县委、县政府创新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在全市率先开展惠企政策平台建设。率先启动智慧平台建设。立足于解决涉企服务资源散、不集中等问题,桐柏县政府于2023年7月底完成了“宜商桐柏”市场主体服务智慧平台招标工作,委托第三方开发管理应用系统。迅速调整优化工作部署。

根据全市规范入企执法工作会议精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优化平台功能模块。会后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同年10月30日上午召开了全县规范入企执法工作部署会,县委书记、县长出席会议并亲自安排部署。制定涉企服务专项方案。根据《南阳市规范入企执法优化涉企服务工作方案(试行)》文件精神,结合“宜商桐柏”服务平台应用功能,经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出台了《桐柏县推行“1+5”模式提升涉企服务效能工作方案(试行)》。

截至2023年11月28日,“宜商桐柏”平台所有功能全部上线运行。“一码”知政策。借助平台展示相关惠企政策,展示惠企政策“明白卡”、涉企事项办理“流程图”,及时推送涉企减税降费、节能减排等法规政策,并开设线上“远程问诊”栏目,做到企业咨询“及时答”,确保企业咨询求助类问题不再“来回问”。做好企业个性化、保姆式服务,切实做到“有求必应”。

跟踪问效,确保惠企政策落到实处。2023年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开展以来,各类市场主体得到了更好更多的实惠,足不出户可了解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可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按照最新税务统计口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申请不动产登记的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减免8.722万元;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减免3503.48万元;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免28265.67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六税两费”减免4241.75万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减免2037.86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20307.08万元;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实现减免1494.49万元;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共实现减免34.13万元;省级及省级以下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共实现减免0.21万元,其中,税费减免共59893.392万元、财政补贴0万元、政策支持0万元。

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动、多部门发力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下一步,桐柏县将继续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更多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切实将“店小二”精神落实到对企业的服务中,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推动政策红利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中宏网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