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累计建设6个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2024年前3个月已完成175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质押备案金额达到27.09亿元……在江苏省无锡市,从构建开放共享的“知保管家”知识产权数据创新服务平台,到起草《无锡市数据(产品)挂牌审核规范》地方标准,再到推广“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模式,作为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要素,知识产权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无锡市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 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研发、制造和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的发明专利“用于微焦点 X射线管的阴极电子枪”在第十五届无锡市专利奖评选中获金奖。“我们的获奖专利涉及日联科技自研核心技术——微焦点 X射线源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点,这项技术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日联科技市场总监石伟表示,公司围绕专利转化运用最终实现了从材料到工艺到产品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的市场垄断。近年来,无锡市通过专利奖、专利许可转让等诸多方式挖掘专利价值,不断盘活企业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去年,无锡市聚焦“465”产业集群持续推进高价值专利的挖掘与培育,累计建设6个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覆盖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家电等各产业领域,许可转让专利数达到6738件,布局专利导航项目4个,企业以创新活力强、知识产权成果多、发展质态优等特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无锡市企业专利授权量达5.0766万件,位列全省第二。如何将这些“财富”激活,让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2024年初,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明确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惠力度,为科创企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充分支持,包括对“市区两级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最高20%的贴息支持,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等措施。同时,该局组织31家银行、6家保险公司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高银企对接落地签约率,无锡迪渊特科技有限公司、中微龙图电子科技无锡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企业先后通过知识产权获得了千万元级的授信。2024年前3个月,无锡市已完成175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质押备案金额达到27.09亿元。此外,无锡市还大力推广“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模式,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平台建设,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2023年,全市共有130家单位投保240单知识产权保险,投保额度达3715.33万元。其中,“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保险”“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落地无锡市,进一步拓宽了以知识产权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的路径。借助无锡太湖湾知识产权股权投资基金、江南大学无锡知识产权研究院等载体,无锡市还积极推动相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股权化、资本化等方式促进“知产”变“资产”。近年来,无锡市聚焦持续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圈”,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金牌“店小二”。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2022年成立,是一家国家级的公共服务平台,聚焦无锡市车联网、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家电等极具潜力的产业领域,为特色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和帮助,为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等方面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等。2023年,无锡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金融监管局出台《联合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仲裁)专项工作实施意见》,针对知识产权案件高标准开展司法监督,全市检察系统提前介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83件95次,提前介入率100%。无锡市公安局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的工作经验,成功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同时,无锡市专门建立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件层级化指导制度,推进简案快办;综合运用调解、仲裁等多种非诉化解方式,快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一年来,无锡市法院系统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583件,审结2571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4.68%,均位于全省前列。2024年以来,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管理局等成立“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孵化联盟”,从“单项服务“向“全面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转变。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栋表示,此次围绕创新创造支撑、成果转化运用、赋能平台共享、企业出海护航等领域,多部门合作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对企业专利协同保护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2023年底,无锡市滨湖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2024年1月,无锡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无锡市在2023年江苏省设区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结果中获得优秀等次。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赋能强链补链延链,为打造产业科技创新城市蓄势赋能。”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