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00004234373R/2024-00741 | 发布机构: | 济宁高新区管委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专家解读 |
成文日期: | 2024-04-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解读人:华夏
工作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职务:副院长 职称:高级工程师
问:本轮《规划》近远期目标是什么?
答:一是总体目标:以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土地集约为前提,通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二是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重要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得到全面保护,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结构更加合理、功能趋于完备;到2035年,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状况持续向好,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业生产区、城乡发展区的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
问:本轮《规划》指标有哪些?
答:《规划》建立了“生态质量类、修复治理类”两大类规划指标体系,细分了绿色矿山建成率、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率、稳沉采煤塌陷地治理率、土地综合整治面积、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森林覆盖率及湿地保护面积等7项预期性指标及约束性指标。
问:《修复规划》主要内容有什么?
答:《修复规划》分面临形势、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修复格局、重点工程、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等6个章节。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划目标。《修复规划》分为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并建立生态修复规划指标体,依据指标明确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及开展农业生态提升和土地综合整治三大主要任务。二是生态修复格局。高新区归属济宁市中部城镇生态功能区,《修复规划》依据济宁市生态系修复格局,构建了城市生态修复区、农田生态整治区、河流、湿地生态保育区三大生态保护修复区。三是重点治理工程。《修复规划》依托生态修复总体格局,重点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同时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并开展农业生态提升和土地综合整治。明确了各重点区域主要目标及修复策略,分类部署了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保育修复、农业生态提升和综合整治等三大重点工程。
问:本轮《规划》生态修复区是如何划分的?
答:本轮《规划》在济宁市国土空间修复规划的框架下,结合《济宁市国土空间修复规划(2021-2035年)》中区域的功能定位,依据高新区的生态现状和修复需求,通过综合分析生态修复的目标和重点区域,构建了济宁高新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生态修复区的划分体现了对区域生态功能和自然地理特征的深入理解,旨在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最终确定划分为西部的城市生态修复区、东部的农田生态整治区及自北向南穿插于高新区内的河流、湿地生态保育区。
问:本轮《规划》如何与省级、市级规划衔接?
答:《修复规划》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贯彻落实山东省“两屏、三带、三原、一海”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结合济宁市“两带、四区、六廊、多点”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依据高新区自然本底和空间格局,因地制宜,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构建高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突出区域特色,提出的重点任务,制定重点工程实施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分步推进实施,增强对市发展规划的支撑。
问:本轮《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答:《修复规划》通过系统梳理高新区自然本底和空间格局,全面总结了以往矿山修复、湿地保护、农业生态提升等工作成效,指出区内现存的生态问题,对应制定重点工程,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资金保障,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政策落地实施。以多元化的投资为资金保障,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采煤塌陷地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河流湿地保育修复等相关工作充分协调衔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理论方法体系与相关标准的研究研发。加强监管体系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调查、监测、评估、管控、考核等全过程的适应性监管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以政策创新为政策保障,从组织领导、政策体系、科技支撑、评估监管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制定相关保障措施,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文件正文】济高新管字〔2024〕9号 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济宁高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主要领导人解读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负责人程文彬解读《济宁高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一图速读 | 济宁高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