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index
P. 8

专题策划 Special subject My home in High-tech zone
6 7











作为全国首批 25 家科技创新服务体
系建设试点之一,济宁高新区适应全球
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新趋势,针对处于
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
段的企业和人才,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
践三级孵化理念,在企业“培育—发展—
壮大”三个环节上精准发力,开展了“苗
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科技创业
孵化链条建设,各类孵化载体突破 200
万平方米,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
企业和团队全程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
孵化服务。
以孵化团队和项目为目标,建成了
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留学生创业园、
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创客中心、创业咖啡、
创业大学、筑梦工厂、创客驾到等开放
式众创空间,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达
到 10 家,省级众创空间 15 家。探索“创
业资金+创业导师+专业服务”的孵化
模式,为创客和创业者们提供更多低成
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实
战空间。以孵化初创期企业为目标,实
行“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集群服
务模式,专注中小微企业引进、管理、
究中心等完成主体建设,生物医药等平台面向社会
培育、服务,建成了 3 家国家级科技企
运营。博彦集智众包平台完成初步设计,软通动力
业孵化器,2 家民营科技孵化器投入运
中小企业云等 4 朵“众包云”上线运营,科技创新
营,孵化器近 3 年在孵企业年毕业率为
和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32%。以孵化器毕业的高成长性企业为
主要服务对象,建成了 20 万平方米产业
人才引领:聚集关键性创新分子
加速器,全面提供发展空间、技术研发、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投资建设了人才联盟、济
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国际
宁大学园、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人才培养、引进、产
合作等方面个性化需求,目前入驻企业
学研结合的公共平台,超前实施人才引进、培养计
220 家,其中 145 家企业是从孵化器毕
划,吸引各类人才来济宁高新区创业追梦、在济宁
业的。
综合云服务平台、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17 个开放型行业公共 高新区成功圆梦。引进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集成创新:建设实体化公共平台 技术平台,实现大型仪器、科技数据等资源区域共享。 复旦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济宁医学院等一批名校
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 按照“有团队、有人员、有实体、有经营”的思路,推动现有平台陆续围绕市场、 资源入驻济宁大学园,建成了集政策发布、信息交
动战略的强大引擎,在这里也颇受关注。 面向社会开展创新增值服务,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 流、教育培训、专利交易、招聘服务、人才联谊等
在这方面,济宁高新区树立“创新服务 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实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 功能于一体的人才联盟,已吸纳 150 余家重点企业、
平台化”的理念,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测等公共技术支持,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性较强、公共服务特点明显、 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和人才机构加盟。依托高层次
建设作为增强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汇聚 发展空间较大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有力提升“研发—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 人才联谊会、企业家协会、外国专家之家、人力资
创新研发人才、服务广大中小科技企业 的平台服务能力。今年依托平台成功争取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补贴资金近百万
的基础工程,以政府引导资金拉动龙头 元,走在了山东省的前列。济宁高新区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一方面依托企业
企业 20 亿元的投入,建成了先进装备制 建设生产性工程技术平台、创新研发平台,另一方面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建设技
造、软件测试中心、云与大数据中心、 术研发类的平台,今年新建了智能云制造、新材料等 3 个行业平台,煤化工装备研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