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2017年第2期【总第34期】
P. 7

聚焦新城 Urban focus My home in High-tech zone
14 15











济宁高新区:




谱写民生







民生改善是人民幸福的最好诠释和最直接体现。在发展历程中,济宁高新区 合作协议……通过名校带动战略的深入
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施,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育、科研机
大力实施教育促进、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农业等民生工程建设,构建一张 构相继与高新区“喜结连理”,优质教
基本民生保障网,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幸福感越来越强。
育资源多样汇聚,教育群众认可度连年
攀升,教育群众满意度稳居高位。
2016 年,济宁高新区中考更是取得
历史性突破,500 分以上学生数和重点高
中上线率等综合指标均取得历史新高。
根据市教育局提供的 2016 年中考成绩分
春 节的脚步慢慢临近,济宁高新 析报告,中考成绩在全市 14 个县市区中
综合排名第一,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素
区呈现出了一派喜气洋洋的景
象,一栋栋新颖别致的住宅楼,
区第一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赛等一系
一排排规划整齐的门店,一条条笔直宽 质教育成果多点呈现,成功举办了高新 增建筑面积 31.3 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 惠及千家万户。 精准扶贫慈善救助。通过开展“慈
敞的马路,一道道中国传统元素的街灯, 列的赛事活动,为全区师生之间的互动 将新增学位 22705 个,基本解决我区大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 心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 61.1 万元,
让夜幕下的高新区别具风味。近年来, 交流牵线搭桥,既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 班额问题。截止到 11 月底,已完成投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落实优抚双 重点对区内特困群众实施助医、助学、
济宁高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倾 化生活,又进一步促进了校际间的沟通 资 5.5 亿元,开工项目 10 个,开工面积 拥安置政策、全面提高基层社区服务管 助困、助老以及社会公益事业资助等,
力改善提升民生保障服务,让群众收获 学习。在济宁市第 22 届中学生运动会上, 33.38 万平方米;竣工项目 5 个,竣工面 理水平……2016 年,济宁高新区各级民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了满满的幸福感,谱写了一部气势恢宏 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积 28.68 万平方米。11 月份全市综合排 政部门以建设“现代大爱民政”为目标,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黄屯街道
的“民生幸福曲”。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始终高举“教 名第一。 突出养老服务、基层基础建设 金色嘉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
育是最大的民生”旗帜,大力发展教育 与此同时,济宁高新区大力实施教 两大领域,强化基本民 料中心顺利启用;王
教育频发力,优质资源聚集 事业,先后投入 10 亿元建成了科苑小学、 育惠民工程,建立健全了自学前教育到 生保障,优化基本 因街道后岗村老年
一直以来,济宁高新区始终把教育 附中高新区校区、黄屯中学、王因中心 高等教育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大力 公共服务,全区 人 互助 养老院
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创新的精 小学等一批规范化学校,完成了对第五 实施爱心校车工程,率先实现了距学校 2 民政工作在新 (西区)主体
神和开放的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中学、郭厂小学等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 公里以上小学生校车接送全覆盖,并对 常态下实现了 工程完成,
优化教育布局,完善资源配置,培育名 提升。为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进一步 乘车费用实施政府补贴。 新突破。 王因街道张
校集群,铸就了一批区域性优质教育品 完善教育规划布局,高新区计划到 2017 一系列出实招、见实效政策措施的 对 1787 家村老年人
牌,初步构建了与国内一流创新性科技 年,完成投资 12 亿元,新建中小学 7 所、 落实,使高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 名优抚对象发 互助养老院、
园区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促进了区域内 改扩建 9 所,新增教育用地 745 亩,新 空前的成就,国内外名校高度青睐,纷 放抚恤和生活 柳行街道郭厂
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纷落户,国际化效应初步呈现,名校示 补 助 金 739.8 万 村互助养老院建
2016 年,济宁高新区名校战略更是 范带动作用高度突显,教育教学质量持 元。对 196 名义务兵 设完成;2016 年新
硕果累累:再次引进苏州伦华教育集团, 续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教育 家庭发放优待金 3169104 增养老床位 120 张,为
对崇文学校进行委托管理;山东二七一 群众满意度稳居高位,鲁西南国际化教 元,发放标准位居全市前列。对全 200 名困难、高龄、空巢老年人
教育集团成功落户高新区;与东北师范 育新高地已初具规模。 区 8 名百岁老人发放补贴金 2.88 万元; 提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全区 4
大学就新建高中达成框架性合作协议; 对 514 名 90-99 岁老人发放补贴金 32.1 处街道敬老院实施公建民营,196 名五
与北京师范大学就教师培训签订长期合 民政服务新提升,惠民工程暖人心 万元;对 12099 名 70 岁以上老人发放养 保老人实施集中供养,并纳入社会化运
作协议;与圣帕特里奥、黎明学校签订 民政是为民之政,关乎国计民生, 老保障金 522.79 万元,在全市率先推广。 营管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