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家在科技新城2017年总第44期
P. 29
26 27
技能尖兵
即使室外寒风凛冽,济宁高新 客教育高峰论坛。报告厅在内座无虚
区体育馆门口依旧热闹非凡,11 月 席,创客教育高峰论坛在此举行,论
18 日,由市科协、市关工委、市教 坛邀请到中小学创客教育执委会专家
育局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举办的首届 讲师、北京科教协会创客教育专委会 偌大的车间里,在轰隆隆响机器的后面,有人正站
济宁市机器人大赛暨“博航杯”创客 科技小达人 委员赵宇教授,通过论坛,为基层领 在机器前全身贯注的操作着,连身边站了人也不曾发觉,
节在济宁高新区体育馆举行,来自济 彰显大身手 队、教练、指导老师搭建交流平台, 他就是刘呈虎。
宁各县市区共 600 余名中小学生共同 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当前机 今年 31 岁的他,已经在山推传动事业部机加工工厂
切磋,进行了一场以机器人为首的科 器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给大家解读 镗床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年。十年间,他兢兢业业,恪守
技创新争霸赛。 新时代精神下,创客教育的发展前景 岗位职责,一丝不苟的完成工作。“前几日,在第七届
“因为是首届比赛,在选手年 与时代需求。在活动现场,赵教授还 济宁首席技师评选中,咱高新区只有两位荣获‘济宁首
龄上分设小学组和中学组 2 个组别, 和观众进行了互动沟通,热情地就创 席技师’的荣誉,其中一位就是您。拿到这个奖项时,
从专业、规模、参赛人数方面都力求 激发孩子们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充 客教育领域为大家答疑解惑。 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当记者问道。刘呈虎腼腆的性
达到最高标准 , 参加比赛的队员都有 分发挥青少年创新性思维,培养他们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 格并不善言辞,他说 :“感觉这个奖沉甸甸的,是鼓励也 劲儿,仅仅用了三个月,刘呈虎已经可以自己单独操作
跟队的指导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 , 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正是通过这种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 是激励吧,心里有了很大的责任感,以后还要多学习, 设备了。如今的他已熟练掌握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
队员可以根据赛制选择自己的优势项 比赛,可以让孩子们不仅培养了团队 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实 用更好的技术和面貌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控铣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多项岗位技能,
目 , 在机器人领域进行学习、探索。” 协作能力,也提升了对科技和利用科 力、人才实力。只有在全社会都重视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已做到二级技师的镗床铣工刘 是传动事业部技能全面、不可多得的加工人才。
带队 3D 打印的张老师介绍到,参赛 技来积极影响周围世界的认识。 科技创新、倡导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 呈虎在曾经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毛头小子呢。当年,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产品的精确性,不
项目分为机器人项目和科技项目, “学生在比赛中受到的远不只 环境下,才能结出科技创新教育的硕 21 岁的刘呈虎从山推技术学校毕业后进入山推工作, 准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刘呈虎工作时经常一站就是八九
共设置了包含 FLL 机器人挑战赛、 是教育,而是参与式学习。”文创空 果。本次机器人大赛的举办引导和激 专业学的是数控车床和金属切削,本对工作前景信心满 个小时,一刻也不敢懈怠放松,时刻保持全神贯注,双
WER 工程创新赛、智力七巧板竞赛、 间的刘老师说,比赛检验青少年对机 发了济宁市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 满,以为自己一定去专业对口的车床岗位工作。可谁知, 眼紧紧盯着刻度盘。“之所以这么严格要求自己,是因
3D 创意设计、3D 打印等共 16 个竞 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如为 力,在推动了机器人科学技术的普及 2007 年时候正赶上公司高产时期,镗床岗位急需人,刘 为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由于疏忽大意生产了一个残次
赛项目比赛,分不同比赛区域进行。 什么机器人要用连杆,脚底板为什么 的同时,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了在机器 呈虎便一头茫然的去了镗床工段报道。“我当时就是从 品,影响到了产品整体的质量,后来被公司通报批评,
本次竞赛集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 要用曲面等问题,都能在实际对战中 人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探索研究 零开始学,很感谢我师父,是他带领了我入了门,一点 那时候感觉挺丢脸,面子上非常过不去。”从那时起,
为一体,吸引着吸引了全市 600 多名 得到解答。 和竞技交流的平台。既为济宁市培养 一滴的教我知识,要不是师父,我哪有现在这般本事。” 刘呈虎就时刻提醒自己,一投入工作,就要保持注意力
中小学生参与了本次比赛。 另外,本届大赛较其他同类型 一大批拔尖创新型的青少年科技人才 刘呈虎说,当时自己二十多岁,年轻气盛,对于师父的 的高度集中。
记者注意到,在赛场上,有的 赛事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除“机 助力,也为济宁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开 严厉教导有过叛逆不服,也有过不理解和埋怨。直到现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
参赛选手由于程序编写失误,导致有 器人竞赛活动”外,还同时举办了创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自己当了老师,带起了学生,才深深地体会到师父的 精是刘呈虎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一名拥有着
的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越出轨道,有的 良苦用心。“记得刚来工作的时候,车间为了保证安全, 丰富加工经验的老员工,将自己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及
机器人在轨道某处原地打转,有的是 确保手指的灵活度,严格要求不准戴手套工作。那时候 绝活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刚进车间的年轻工人,帮助他们
一路走走停停,缓慢前行,整场比赛 年轻,不是特别能吃苦,刚出来的产品很烫手,我就偷 少走弯路。同时,为了使产品更加完善,刘呈虎总爱反
生动有趣,充满了浓厚的科技氛围。 偷带手套。后来被师父发现了,师父他亲自上阵操作给 复观察琢磨,合理改进,大胆创新。经过他和班组成员
前来参加比赛的 14 岁徐铭哲说, “我 我看。”刘呈虎坦言,那件事对他的触动特别深,师父 经过不断的钻研和实验,提升了加工表面的光洁度,赢
参加的是机器人创意比赛,自行拼装 对待工作的严谨和对产品的高度责任心深深了印在了自 得了同事和领导们的交口称赞。
机器人,虽然结果不怎么理想,但通 己心里。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刘呈虎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十年来,刘呈虎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自己的
过这次比赛认识了更多朋友,这是比 努力跟着师父学习。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每 工艺。他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时刻保持着踏实、严
赛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以后还要多向 天工作遇到不懂的、不会的难题隔天就向师父请教,还 谨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学习。”徐爸爸告诉记者,儿子 有各个产品零件的尺寸和特征全部都记在笔记本上,每 践行与传承着工匠精神,实现了从一名工人到一名匠人
一直对机器人的很感兴趣,在学校最 天下了班都会拿出来翻一翻。就是凭着这股勤奋好学的 华丽蜕变。
喜欢的就是科学课。机器人竞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