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廖河畔2018年总第49期
P. 52
文苑 Literature
50
生命就在那里
■文 / 李木生
我的一段生命,一段生命初始阶段的生命,作为青 生看了老周一唱三叹的文字,都让眼睛里有了泪水。我便
藏铁路建设者的铁道兵的一员,如一捧水,落在了青藏高 坐在书房里,听着巴桑唱的《天路》,一个个镜头地放映
原上。这捧水曾经与好多捧水一起,汇成一条细流,折折 我们共同的经历,并全毛全翅地记起与他俩相处的那些日
转转在那样干涸的戈壁上,让孤寂的戈壁也有了点点滴滴 日夜夜。在青海湖畔吻冰,在风火山上大碗地喝酒,在风
湿润的生趣。四十多年过去了,这条细流也早已干枯于无 雪的昆仑山上行车,在关角隧道前回忆,在乌兰县的铁十
形之中。回首之间,却又听到细流的叮咚之声,原来,生 师师部与特务连原址上流连……
命生长的地方,不会荒凉。 昌尧还富有年华,我与老周都已进入生命的枯水期。
十年之前,我有了与曾经的细流再次相会的机缘—— 但是,我分明地听到自己胸膛里还澎湃着波涛。就是有一
因采写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而与当年的战友(早已成为 天,我们的生命之河断流以至彻底干枯——即便如此,我
铁路工程局职工)重逢。周玉成与王昌尧,都与我在那次 还是相信,青藏铁路上每一声火车汽笛的鸣唱,都会有我
难忘的青藏线之旅中,再次有着生命的交融与理想的升华。 们心灵的跳动;而那片静洁而又深蓝的青海湖里,一定包
重发当年发在《人民日报》上我与昌尧合写周玉成的文章, 含了我们这条细流爱与忠诚的波澜。
又引来老周深长的感叹,远在武汉的铁道兵老兵黄家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