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廖河畔2018年总第51期
P. 25
22 23
监管“无盲区”网格化管理更精细
数字城管点亮智慧城市 采集员是发现城市问题的主 按照上报事件类型、具体位置、 场,迅速更换井盖后上报给本部门
力军, 63 名专职采集员在 35 个 描述等进行填写,其中“地图” 专职人员,登录系统终端点开“待
■本刊通讯员 / 李政
责任网格中不间断的巡查城市管 一栏可以精准地进行位置定位, 办案件”,回复至中心处理结果,
理问题。现在,就一起来看看采 完成定位后还需要附加问题井盖 值班长称该问题已经解决,处置
集员上报案卷至案卷处理的整个 照片和参照物照片各一张,井盖 时限约一个半小时,处置部门反
“大到大气环境污染、小到道路破损这都是我要采集上报的工作。您看这段路面出现了一个小坑,影响 流程:2018 年 3 月 28 日 9 时,笔 破损的问题属于市政设施类,采 馈处置结果到系统后,接线员会
行人走路,我就要拍照上报。”采集员马彬边说边拿出手机登陆“城管通”软件拍照上传。在高新区的街道、 者赶到采集员孔秀红负责的网格 集员上报问题至中心后,案卷经 发送核查给在岗采集员进行现场
社区你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群忙碌的人,手持“城管通”,穿梭在大街小巷,不管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很快 后发现,恰巧在该处发现了一个 接线员立案,值班长审核,派遣 核查,通过反馈判断是否结案或
就能反馈到高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破损的井盖。她打开手机上的“城 员派遣至高新区市政园林处。9 时 者进行二次派遣。
管通”软件,点击“问题上报”, 20 分左右,三名养护工人赶到现
部门联动形成“大城管”工作合力
高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于 2014 年 4 月 1
日开始运行,按照住建部行业标准搭建了 9 大标准 智能化“管家”破解“民生”难题
子系统和 13 个扩展子系统,处置部门涵盖 34 个市、
区两级部门单位和企业,普查城市区域 106 平方公
里、部件 27 万余个,划分责任网格 35 个,纳入数
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部件分七大类,共计 63
小类,事件分六大类,共计 66 小类,按不同区域 目前采集城市管理问题,除了采集员巡查上
分为三个等级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公用设施、 报以外,还有视频监控、领导批办、热线电话、
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等方面,拓展功能 网络问政、网上投诉等渠道。中心由 6 名接线员
包括环卫机扫作业、建筑工地出入口、冬季主要道 负责受理接听城市管理热线,市民可以在 24 小时
路桥梁清雪除冰等监控系统,通过共享环保分局新 内随时拨打反映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让市民遇
建监控点位,可以实时查看危险废物排放企业、搅 到的烦心事、琐碎事处理起来变得及时和快捷。
拌站、矿场洗车台、电厂、河道等区域在线状况。 “刚接到市民热线投诉,在广场东路与洸河路交
为助力创城及大气污染整治工作,中心通过提供相 口向北约 20 米路东侧有施工废弃料。现在已经将
关的采集数据和重点上报案件形成问题清单,提供 信息派发给了洸河执法大队。”据接线员张倩倩
至相关责任部门,为更加快捷有效的督导相关处置 说,高新区城市管理热线,具有语音提示、全程
单位及时处理提供精准的数据。该系统自运行以 录音、电话转接、电话回访等功能,可同时接受 6
来,平均每年受理信息约 7 万余个,系统平均每 个市民投诉。目前,城市管理问题平均处理时间
天受理约 200 个城市管理问题,派遣问题处置率达 由 5 天减至 16 个小时以内,群众诉求问题处置率
96.42% 以上。 达 100%、满意率 96%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