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廖河畔2018年总第53期
P. 31
28 29
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乡风文明,谱写民生幸福和谐曲
村容村貌是王因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头戏。从美 造血功能。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配套设施进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王因街道领导班子成 后岗村坚持周四说事制度,并在村委会的会议室建
丽乡村建设前的环境脏、乱、差,村内随处可见“三堆 行投入,为刘村葡萄采摘园配套建设花砖步道、休闲长廊、 员深知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村民致富的根本保证,通过在 立“群众说事室”,将每周四确定为群众集中说事日,
两垛”。到如今村村有美景,处处闻花香的生态宜居的 椅凳以及相关设施。为后岗村完善道路、绿化、管网等 多个村庄建立村民自治理事会,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 及时掌握矛盾动态,提前介入将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
优美环境,王因街道正在完成乡村振兴道路中的华丽蜕 设施,为下步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服务、自我发展,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在萌芽。如今的后岗村,近十年没有出现群众纠纷,形
变。 在提升村庄硬环境的同时,王因街道也在不断加强 同时,王因街道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树文明新风。 成了回汉民族一家亲的美好局面。
走进王因街道西王因村,干净整洁的乡村街道、绿 美丽乡村软环境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民俗馆、乡情 健全道德评议会,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对村内好人好事 当前,王因街道广泛推广“周四说事”制度,并坚
草如茵的花园、潺潺细流的荷塘映入眼帘,美丽乡村建 文化馆、社区医疗、扶老助幼等一系列针对村民的保障 进行褒奖,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点评劝导,培育良好乡风 持发展水平和治理水平共同提升,健全自治、法治、德
设将这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口的村庄重新定义。在美丽乡 服务设施得到不断完善提升,村民享受美丽乡村的幸福 民风。在村民的参与下,西王因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村 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创建民主法治村,实施
村建设中,王因街道为各个村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依 指数持续提升。 民公约、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村庄的运行和发展。并 乡村德治工程,形成了乡村民主管理的新局面。
托村集体经济,提升村庄宜居环境。针对村庄内道路、 不仅如此,为形成村容村貌管理的长效机制,王因 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每年开展“文 王因街道正着眼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契机,加大兼顾
绿化、广场、路灯等设施进行投入,累计硬化路面 6.35 街道深入开展“清洁庭院”创建工作,号召村民积极行动, 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评选,在群众中起 经济硬实力和文明软实力,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新成果,
万平方,安装路灯 400 余盏,建设村内广场绿地 6 个, 严格要求每村每户进行地毯式卫生清洁,并与每户签订 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全体村民文明意识大 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村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了“门前三包、门内五静”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了村 幅度提升,使得邻里之间更加和睦。 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争做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同时,不断完善产业项目配套设施,提升集体经济 内环境治理成果的长效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