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高新党建>榜样人物

与祖国同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丨刘玉志: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4-10-21 17:54:50 点击次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对党忠诚、人民至上,务实创新、勇于担当,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期,“济宁高新党建”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与祖国同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栏目,对全区部分党内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扛牢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为全力打造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积极贡献力量。


刘玉志

刘玉志,男,汉族,现任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台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1999年,事业小有成就的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回村干起了支部书记。近年来,在刘玉志同志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以多种形式推出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初步构建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共富共享、数字赋能相融合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全面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台庄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台庄村党总支先后获评“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21年6月,刘玉志同志被评为“济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坚持党建引领

激活社会治理动能


他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村内党员按居住情况包保联系群众,切实做到群众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党员在。探索建立合作社党支部等拓展型党支部,推动党建工作“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植基地”,在社区楼栋、合作社、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中全部建立党组织并进行有效纳管。打造“人民至上、共产党亲”党建品牌,坚持为人民谋事、向人民报告,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等形式落实党员网格服务全覆盖,实行“群众点单、党员接单”,累计办成群众身边微实事40余件。开展村民问政,组织村“两委”成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对有关事项、内容的疑问,群众考干部,干部晒作为,干好没干好、能干不能干公开说一说,做到能当场解决的100%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100%做好协调或解释工作、群众反映问题100%答复反馈,自村民问政开展以来,累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15件。推行阳光村务,把村级小微权力进行全面公开,聚焦“权力”、“财务”、“党务”、“村务”四份清单,每月15日向党员大会述职、每季度向村民代表大会述职,事务动态时时更新,大事小情阳光透明,让群众明明白白,让干部清清白白。

坚持居民自治

释放社会治理潜能


为加快农民变市民,他带领全体村民在2006年就启动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村民全部搬入新建高档社区,成为全市第一批新型社区。新社区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绿化景观水平、建立环卫长效保洁机制为基础,着力优化村庄环境面貌,打造“花园社区”,绿化总面积15000平方米,配备保洁人员实行24小时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2018年投资200万建设了日处理3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补齐了农村污水处理的短板,依托污水处理形成的湿地公园与葡萄园、珍木园、月季园、盆景园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村集体还出资600余万元实施了环境提升“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效果。


坚持共富共享

放大社会治理势能


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找差距、学经验、拓思路,在充分考虑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提出规划了新型社区+葡萄产业+文明村居的富民强村构想,并带领全体村民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全体村民共同入股成立济宁高新区益农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持续做强葡萄育苗、种植、销售全产业链,葡萄种植基地达到860亩,亩均产葡萄1500公斤,成功注册“甜万佳”葡萄产品商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 “绿色食品A级产品”。累计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葡萄采摘园、富硒桃园、珍木园等园区,年收入11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分红2000元。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今村庄已形成农业生态种植、文化旅游、特色餐饮、厂房商铺租赁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坚持文化赋能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他的带领下,高标准建设儒学讲堂,邀请儒学讲师授课,让传统儒家制度的规范积淀成民风民俗的传承;从农干校聘请专家定期开展讲座,对管理运营、技术指导、政策解读、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为村民充电加油;组织开展了移风易俗活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精神文明新风;从2003年开始连续多年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楼栋”、“五星级文明户”等评先树优活动,弘扬崇德向善好家风;采取村委搭台、群众唱戏的办法,组织秧歌队、合唱队、广场舞队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浓厚氛围。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推动网格支部建设和党建工作力量全覆盖。建立网格服务直通站、专职网格员领办工作室,探索共享工具站、快递驿站等载体,打造“大门常开、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党群红色地标”。优化网格服务,网格员队伍推行万步工作法、4.5最小步数,每个网格员每天必须一万步,走访不少于网格的4.5%户,累积收集并解决不满意的事项20件,真正把群众“家门口”的事做到“家”。


 
来源:党工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