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index
P. 19

镜像 The mirror 我与济宁高新区征文
26 27








■文/刘峰



老刘原来在市里一家企业上班,2003 年他
(组诗) 退休回村的时候,恰巧是我们镇划转高新区
管辖的那天。也正是从那天起,他回到了阔
别已久的村里,同时自豪又深切地感受着家
乡的变化。
绿,可以为底色
从客运站到济宁高新区
左边是丘陵的余脉,温柔的起伏
右边是村落熙熙的绿色 红,在太阳升起时
车辆由这条路上 当公交车路过高新区大厦的时候
这些年,高新区的发展可谓日
往南方的南方 刚好八点半,无数次这样的偶然
新月异、突飞猛进。我们村也是一
去北方的北方 成为记忆里一个关于济宁高新区时间的坐标
天一个新面貌,漂亮的居民楼拔地
还有轻轨,在凸起的地方延伸 由下而上,红旗总会先于太阳出现
而起,四通八达的泊油路纵横交错,
在济宁高新区的梦想也在这繁华中悄然绽放 两个跳跃的红色燃起早晨的能量
环境整洁,风景如画。文化广场布
一处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 匆匆下车的人急切地走向工厂
局合理,花坛、石凳、健身器械一
我成为一丛丛牡丹花中的那一粒米 太阳花落在他们的肩头和手提包上
应俱全。到了晚上,排排路灯如同 是常常说的那句话:“这都不是事。” 那天,村里的干部,上班的,在外
其实就是一朵微小的苔花 美丽有时候是属于旁观者的
白昼,五颜六色的霓虹闪烁,如同 老刘每天坚持值班,办公室就 经商的大老板们都来了。老刘的兴
但是绿的底色打在了我的生命中 因为参与者在寻找另外一处风景
仙境。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村里的图书室。群众有事他就帮 致也来了,他拿起话筒提议说:“《三
所以我相信,在济宁高新区 在济宁高新区,疾风骤雨和斜风细雨同行
高档轿车普及到家家户户。每一个 助办,没事他就看书。也许是他博 国演义》上有青梅煮酒论英雄,我
也会有属于我的那个春天 慷慨激昂和窸窸窣窣共生
家庭都充满着温暖、和谐和美好。 览群书的缘故,他的知识非常丰 们今天来个吃着饺子说变化。”有
只要,绿可以成为底色 而红色的生命,每天都会是太阳升起时升起
老刘是个热心肠,也是个闲不 富、理论水平也很高。不仅谈吐不 的说:“今年年货不再比着买,烟
住的人。从退休回村的那天起,他 俗,妙语连珠,而且对任何问题的 花不再比着放。人们懂得了节约,
黄,归去
就成了群众的服务员。身上的职务 回答都与众不同。比如问他,什么 重视了环保。”有的说:“天蓝了、
闻一多在诗歌《色彩》中写道
也是越来越多,楼长、环卫监督员、 才是好雨?他回答,耽误浇地的雨 水清了、地绿了、楼高了、路宽了、
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
图书管理员等等。去年年初,高新 就是好雨。什么是绿色食品?他回 房大了、钱多了……”有的说:“有
下班的时候太阳西斜
区加强基础党建工作,全区率先实 答,亲眼看到的就是绿色食品。我 了房子、车子、票子、面子……”
黄金从远处的山林铺到济宁高新区的大道
行村干部坐班和民事代办制度,他 问他,那什么才是幸福呢?他笑呵 等大家都说完,老刘才总结说:“说
这时我才理解对这座城市倾注的忠义
又自告奋勇成为村里的代办员。有 呵的说:“身在科技新城看到的、 变化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最大
一如那流浪人对家的感情
一次我的户口簿怎么也找不到了, 听得到和感受到的就是幸福。”是 的变化还是人啊!在高新区不断展
此刻,我沉重的脚步变轻
孩子学校还等着用,万分焦急之时 啊!当你看到,一座座高楼崛起而 示它时尚魅力的同时,我们的生活
如同河上游的一尾游鱼
想到了老刘。十几分钟一个崭新的 起,一个个大集团安营扎寨,社区 水平提高了,见识多了,思想境界
在向着江湖游去
户口簿递到了我的手里。张大爷今 车辆整齐有序的排放,公交车上彬 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每一个人都
公交车在济宁高新区大道上穿梭着
年 80 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在兰州 彬有礼的让座,光荣榜上年年的递 是把帮助别人、回报社会作为幸福。
与我结伴而行的人大多在眺望
工作。让他最苦恼的是,每年需寄 增……这不是幸福吗? 把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当作快乐。
眺望城市某一个窗口内的灯火
一次健康证明,光公章就要盖三个。 村里的人空闲的时候,也都会 把锲而不舍、从不言败作为信念。
眺望远方若有若无的炊烟。
今年他把这事交给了老刘,只用了 习惯地跑到图书室,看书或是跟他 把奉献自我、建设家乡作为责任。
半小时就全部完成。感动的他抓着 唠嗑。人渐渐多了,村支书就把图 这就是我们的科技新城,这就是我
老刘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老刘还 书室的二楼腾了出来。今年春节的 们的高新精神啊!”老刘说的对。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