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index
P. 46

文苑 Literature My home in High-tech zone
44 45












隶书邮票有济宁 钟太尉书,宋嘉祐七年,张稚圭按图题 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
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记”等字样。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 它起源于秦朝,到东汉时达到顶峰,撇、
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 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
■文/王立强 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 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极具艺术欣
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 赏的价值。
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 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
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 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
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 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
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 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
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济宁是汉碑的重镇,故有“天下汉碑半济宁”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
之说,这从“国家名片”邮票的发行也可窥知一斑。 王立强,生于兖州,山东省青年 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 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
集邮协会常务理事,济宁市集邮
2004 年 12 月 5 日,系列特种邮票《中国古代书法》
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 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 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
发行第 2 组《隶书》,一套 4 枚,第 1 枚就是现
委员会副主任。现供职济宁广播 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 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存曲阜孔庙的“乙瑛碑”。 电视台。 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汉代隶书逐
“乙瑛碑”原来旧址在山东兖州(仙源县),
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 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
现藏于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碑文记载了东
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
汉时期鲁国地方官为孔子后代争取经济特权,希
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 《石门颂》可谓隶书中的精品,他们是
望重视祭祀孔子,加强对孔庙管理等内容。乙瑛
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 隶书成熟时期的名作,书法史著称为“汉
碑刻于东汉永兴元年(公元 153 年),该碑文字 体味到的是一种高古浑穆的气象。如今,“乙瑛 定了楷书的基础。 碑四大名作”。隶书精品靓方寸,是集
体属成熟的隶书,被历代书法家如清代大书法家 碑”荣登 2004-28《中国古代书法——隶书》邮票,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 邮爱好者的幸事,更是济宁人的盛事。
翁方纲评为“骨肉均适,情文流畅”。该碑对研 并以“东汉 - 乙瑛碑”之名,位于全套邮票之首
究孔庙的变革及书法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 是当之无愧的。其书法堪称东汉“庙堂书法”的
古往今来,素有孔孟之乡美誉的济宁,不仅 典范,也是今人学习隶书最受推崇的范本之一。
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而且享有“中国汉碑 《济宁集邮》2004 年 9 月 26 日总第 28 期,
半济宁”的盛名。这里珍藏的汉碑,是我国古代 发表了任邮的文章《乙瑛碑考琐》,详述了“乙
文化遗产中熠熠生辉的传世瑰宝。许多金石学家、 瑛碑”的来龙去脉。据介绍,“乙瑛碑”全称《汉
书法家及游人到此欣赏时,都拍手叫绝,倾慕不 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吏碑》,是鲁相乙瑛上书,
已。清代学者、著名词人朱彝尊曾有诗云:“任 请为孔庙设置守庙百石卒史掌管礼器奏文,言明
城学宫阙里庙,罗列不少汉人碑”;翁方纲、黄 孔子作春秋,制孝经,定五经,经天纬地,庙有
易等金石大家在搜集、保护济宁汉碑上也都做出 礼器无人掌管,故请设置百石卒吏一人,入典主
过不朽的贡献。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历史 守庙看管,财出王家钱……,极可许臣请鲁相为
上著名的金石学家欧阳修、赵明诚、洪适、顾炎 孔子庙置百石卒史,掌管礼器。
武、钱泳等人,都对济宁汉碑进行过考证,并分 汉碑距今年代久远,又经多次战争变乱,保
别编入《集古录》、《金石录》、《隶释》、《汉 存到现在而字迹完整者,即为稀世珍品。“乙瑛碑”
碑大观》等金石文献。据《济宁全汉碑》统计, 完好可读,实为世之难得,满篇文章工整自如,
目前留存在济宁的汉碑共有 38 种,其中,历代留 筋力丰足,结体端庄,骨气凝重,笔笔不苟,是
存的汉碑 26 种,解放前后新出土汉碑 12 种,主 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故明代赵函《石墨镌华》
要收藏在曲阜和济宁,分为西汉刻石 9 种,东汉 云:隶法遒逸,想见汉人风采,故不必附会无常也。
碑刻 29 种。另有文献记载后又佚失的汉碑 42 种。 此碑方顶无额,高 198 厘米,宽 92 厘米,厚 22
曲阜孔庙保存的汉碑数量为全国之冠,现存西汉 厘米,十八行,行四十字。结体雄秀、古朴、工整,
刻石 8 种,东汉碑刻 16 种。 风格飘逸秀丽。字方正,骨肉匀适,方圆兼备,
光阴流转,岁月沧桑,透过斑斑石花,我们 粗细统一。碑两侧刻夔龙纹,碑末后人题字有“汉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