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index
P. 49

文苑 Literature My home in High-tech zone
46 47









































一座桥与一棵树





■文/李木生


现细细的裂纹,还有被轮、脚刨起的坑 般挂着。更多的是每一个枝头,都滴流
坑坑洼洼。这裂纹与坑坑洼洼,就是桥 八挂地缀满着成熟的柿子,红黄的果实
男人累的时候,石头般沉默。
的伤痕了,不知道它感受着怎样的疼痛。 拥挤在深绿的叶间,沉实静穆,一言不
男人累的时候,不会减轻肩上担子
风里,雨里,寒里,暑里,有着裂纹与 发竟无所不达。有一个粗枝上,分出了
的分量,更不会卸却担子。只如泰山挑
坑洼的桥,只是弓起脊梁承载着,一声 六个分枝,每个分枝都满满地亮着二十
山工,力透台阶,汗湿台阶,不停地向上。
不吭。 多个圆实光洁又在蒂处带着一层薄薄白
身心俱疲四个字,是为男人写下的。理
它就是男人形象的写照了,犹如一 霜的柿子。试着托起一个分枝,一种沉
解与否他全不顾,吞下一切,负重赶路。
座桥,让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 甸甸的压力不由得让我心生敬意。当我
小城西郊的大运河之上,有一座高
罗丹的《沉思者》固然是男子。可 举首上观时,一下子惊诧了!在粗枝的
高拱起的桥,为西部入城的咽喉。经年
是真正的男人不仅要沉思,更要行动。 顶端,因为六个分枝的重负沉垂,而竟
累月,车流人流,轮轧脚踩,没有消停
那个叫孔子的人,在五十五岁时候,还 断裂,露着鲜鲜的或断或连的白楂。断
的时候。光是车,就有汽车,拖拉机,
敢于带领弟子离乡背井,开始十四年的 裂了,却还活着,使劲地让它的一百多
农用三轮,马车,牛车,地排车,小推
流亡生涯。这也就是“敏于行讷于言”了。 个果实个个充实饱满,发着微微的甜味。
车。拉地排车者,上桥最难,坡陡且长,
作者简介 : 六十八岁回到家乡鲁国的时候,奔波不 明年,断裂的粗枝也许不能再供应属于
肩襻勒进肉里,脚步则如钉子般一下下
1952 年生于山东济宁农村,1968 年当兵,1983
扣紧了桥面。最难处会有专门拉偏套的, 已又累极了的孔子,还是不停地劳动, 它的六个分枝以充足的养分了,可是今
年转业到山东一家报社当副刊编辑。七十年代从事 思索与整理典籍。老子还有五千言传世, 年,它不抛弃一个果子,不辜负每一颗
诗歌创作,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散文写作。已 搭上根绳,哼哼哧哧一气拽上桥顶,可
出版诗集《翠谷》散文集《午夜的阳光》( 百花文 获得几分钱的报酬 ( 六七十年代吧)。 孔子没有著述,一部《论语》只是他的 果实的期待。也许它是不明智的,可是
艺出版 )、《乔木森森》、传记《布衣孔子》《人 最是载重大货车缓缓通过桥面之时,可 学生们对于老师言行的记录。 其中的不惜牺牲的精神,却横陈于天地
前天去曲阜白钢的银府农业生态园, 之间。
味孔子》、《孔子传》、《布衣孔子台湾版》、《论 以清晰地感受到桥的上下起伏,好似它
语今译》。已经出版与发表诗歌 200 余首、散文 粗重的呼吸。人多,车多,且有日益增 有一排柿子树震住了我。有几棵树叶已 这棵果实累累到一株粗枝断裂的柿
作品 150 万字。 加负重的趋势,久而久之,桥面已经出 经落尽,可是满满的柿子还在枝头灯笼 子树,不正是一个男人生命的素描吗?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