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17年第1期【总第33期】
P. 36

社区视角 Community view My home in High-tech zone
34 35









居家养老,依医托老




■ 本刊记者
—— 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卫生院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 李淼

通讯员



/ 马明英


摄影

/ 李岩松























区“无墙养老院”,由于距离近便、环境熟悉、 和公卫服务得到明显提升。根据目前养老
费用低廉,这一养老模式备受老人青睐。 形势,医院在黄屯街道办事处的具体领导
在长期的实践中,发达国家趋向以这种社 和支持下,在金色嘉苑社区打造了一所新
区照料取代大规模的机构养老。而随着我 型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黄屯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深度发展,从 2015 年至 2035 年更 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养老中的 养老服务中心。自 2015 年 10 月份建立至今,
将进入急速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老有所养不仅是公众普遍高度关注 作用也日益突出。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 已有近 100 多名“五保”、“残障”、“失
的基本民生问题,而必然与消费结构、经济发展、社会生态乃至政治文 社会化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既充分满 能”等老人居住,该服务中心设施配套完善、
明等交织在一起,给国家的长远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足了老年人“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的需求, 环境舒适、医疗救治便捷,让这些老人生
“如何养老”越来越受人关注。由于传统的三代共居、四世同堂的 又能令其寻求各项帮助与服务。   活不离社区、感情不离街坊,在家门口就
大家庭模式已逐渐被小型家庭模式取代,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养 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卫生院作为高新 能享受到周到、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老越来越多地转向社会公共服务。 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 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做基本医疗和 在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居
济宁高新区年初敲定的为民所办十件实事清单中的养老工程都逐渐 化、社会化服务为补充的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辖区居民的健 住的房间分套间、标准间和失能间多种规
变成现实,加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 老模式,既充分满足了老年 康守护神。2011 年 5 月,济宁市第一人医 格。房间内有暖气、衣橱、空调、彩电,
务体系建设。 人“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 院对黄屯卫生院全面托管,派驻管理团队 床头有呼叫对讲系统、供氧系统,每个房
与传统养老模式不同,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 的需求,又能令其寻求各项 盒技术团队,更新医疗设备,“三级甲等” 间有独立的卫生间、热水淋浴。很显然,
业机构服务为支撑,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此又被称为社 帮助与服务。  医院的专家常年在卫生院坐诊,医疗服务 在这居住的老人早就这当成了自己的家,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