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廖河畔2018年总第47期
P. 40
The mirror 镜像
38 39
宜居宜业,服务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大量企业不断入驻,高新区的产业版 开工建设,产业工人数量快速增加,为了给企
图正不断向东延伸;随着大量企业不断入驻, 业发展和新城百姓提供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
大批人流汇聚到高新区。高新区常住人口直线 2018 年高新区总投资 18 亿元,计划打通 10
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大批外籍人员和高素质 条断头路,畅通百姓幸福路。目前,杨柳街北
人才纷纷在高新区就业创业。 延、同济路北延、群英路东延、鸿广路东延、
高新区产城融合快马加鞭,已经从一座 红星路东延等 5 条道路以具备通车条件。
“产业孤岛”蝶变为一座宜居宜业的“东部新 “方圆几里,交通便捷,出行方便,孩
城”。 子有名校可上,生病了有好的医疗资源,小城
道路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崇文大 生活幸福多,充满喜和乐,生活在高新区,就
道作为高新区的一条主干道,沿着海川路可以 是幸福。” 刚刚从老城区搬家来的赵先生说。
走到产学研基地、蓼河湿地公园、海达行知学 无论是昌乐二中、孔子国际学校等优质教
校;走瑞园路可以到高新区体育馆、科技馆、 育资源,还是第一人民医院院等优质医疗资源,
图书馆;走康泰路可以去第一人民医院东院 或是红星爱琴海等大型商业资源,都在加速向
区……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已然在高新 高新区聚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新产业新业
区悄然形成,而这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品质。此 态纷纷落户高新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高
外,随着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园区企业陆续 新区已经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生态高新,百姓悦享宜居生活
生态是高新区最有分量的一张名片。济宁高新区在 排站岗的士兵在保卫着家乡人的幸福生活。“工作了一天,
大力推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秉承绿色发展 来到这里看看美景,放松一下心情,已经成为固定的习
理念,强化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 惯了。”人们说着笑着,久久不愿离去。
树立生态高新、宜居宜业的新形象。 围绕蓼河畔,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为
蓼河湿地公园,是高新区的点睛之作,作为新城百 市民生活带去了便利。“从蓼河公园,到文化广场,到
姓的“后花园”,它融景观、休闲、游憩、人文、健身 科技中心,到吟龙湾,还有刚刚竣工蓼河三期景观工程,
多功能于一体,为高新区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生态宜居 ‘家门口’可玩的地方越来越多了,生活有滋有味得很!”
的“国际化”新城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着手于产、落脚于城、着眼于人,如火如荼的城市
放眼望去,碧绿的湖水像一块通透的翡翠,清澈见 建设,展现了新城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新面貌,真正
底,平静的犹如一面镜子。在公园的栈桥上踱着悠闲的步, 把绿色打造成高新区的品牌,让生态成为高新区的名片,
看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看鱼儿在水底自由自 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实现人、
在的嬉戏玩乐,还有三两结群的小鸟在悦耳鸣叫,此情 产、城的融合。
此景,总是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之乐。除去闲逛赏 二十五年,开拓进取,砥砺前行。高新区已然从一
景的静谧悠然不谈,蓼河公园大部分时间是热闹的。清晨, 个远离城区的荒凉之地华丽转身,蝶变成一座“创新、
来公园晨练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打羽毛球、学太极拳、 绿色、开放、宜居”生机盎然的产业新城、开放新城、
工作了一天,来
跑步、练剑、跳舞……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幸福安康 智慧新城和宜居新城。2018 年,在竞争与自我超越的道
到这里看看美景,放
的新画卷。傍晚,忙碌一天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这 路上,济宁高新区将不断刷新着成绩,奔向目标——让
松一下心情,已经成
里散步,路两旁的路灯拉长了人们相携的背影,像一排 百姓在这里宜居宜业,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
为固定的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