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廖河畔2018年总第47期
P. 55
52
父亲的车铃儿叮铛响
我父亲从建国初期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光荣退
休,在接庄公社、供销社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干过售货员、
会计、出纳采购员最后干到部门负责人,也多次错过提拔 方圆,春雨滴滴
升迁的机会,只会埋头苦干。三十多年里,他的自行车驮
着他穿越时空,栉风沐雨,披星戴月返往于济宁和接庄的
大地上,奔走在接庄、柳行的村村寨寨。他无数次到过几
■文 / 李木生
十个生产大队驻村蹲点,访贫问苦,扶困济危,嘘寒问暖,
把党的温情送到普通百姓中去。他曾翻河越坝,用自行车
驮着打井、架电、挖河急用的物料送到工地现场的农民兄 对大地最好的安慰,就是春雨,尤其是 柳枝上的雨珠则是打秋千的孩子,在风
弟的手中,被农民兄弟们称为“及时雨”。他一路车轮飞 在一冬的久旱之后。一夜的雨将梦淋得湿瀌瀌 里只一个来回,便不见了踪影。可是我却听到
转,一路留下了清脆的车铃叮铛声。一直到了七十年代末 的,心都泛着亮晶晶的嫩绿。 了“孩子”咯咯的笑声,原来它早已又回到了
父亲积劳成疾,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才依依不舍地离 什么大事也不在话下。天大的事也没有 柳条的顶端,荡在了春风里,淋淋漓漓地抒写
开自己工作三十多年的岗位,回到了家乡原籍。领导考虑 元,托人从邹县自行车厂买了一辆崭新的“泰山”自行车。 干渴时的春雨重要。连平日里好谈谈国家人事 着自由的心意。连那棵挪威森林的林主苏平老
我父亲对那辆已经除车铃不响,其他部位都响的自行车的 我们骑在上学上班的大路上车铃叮铛响,引来无数人的目 的一对老哥,也沉默着,让布着皱纹的脸上漾 师赠送的黄连木,也在枝头刚刚萌动的小芽
感情和眷恋,破例让他带上他的心爱的自行车退休回家了。 光羡慕。 润着雨意。小小的方圆,成了春雨的世界,一 上,初恋一般庄重地举着一颗珍珠似的春雨。
记得当时我父亲退休时,政府一次性发给 1500 多元 我们在家的兄弟没有辜负父亲对我们的期望,在父 草一木,都沉浸在幸福里。原是明亮的早晨, 有这场慷慨的春雨奠基,小小的黄连木,必定
的安家费,每月工资 70 元。这在当时算条件较好的家庭。 母的教育下,大哥庆海“文革”前就考入天津航空学院, 让薄薄的雨幕掩着,濛濛成一片水墨的画境。 有着莫大的前程。只是担心它的初叶太像香
当时的“万元户”这个词还没有出现。我们村里有几个率 成为我们当地的第一个大学生,二哥庆怀扎根基层一干 怕惊动了忘我中的雨与植物,我悄悄地轻 椿,怕早早地就被人掰了去。楼前的花池周围,
先进城打工杀猪卖肉的暴发户算是有钱人了,除了这个不 就是 40 多年,三哥庆江接了父亲的班,干得风生水起, 轻地探看——毕竟忍不住些些的激动与欣喜。 是一圈桃树,横逸的桃枝上,都留恋着透明的
大的群体,其他人还鲜有购买自行车的能力。有一回我们 在临沂的四哥宝玉过得也不差。父亲花这 130 元买的自 一滴滴、一串串的雨珠,正向着万物打 雨珠。近前了看,真如读一部名著,让人心潮
放学的路上谈论理想,有位同学脱口而出,我的理想是买 行车驮着我读完了中学和大学,走进政府机关。在长期 开着心扉。 难平。雨珠由瘦变胖、由浅变圆,桃枝小心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链子一倒哗哗地响。父亲看到原 的工作生活中,我谨记父亲的教诲,学习传承父亲的优点, 爱的时候最有耐心吧?春雨竟是一朵也 地拽着它,它也不舍地抱着桃枝。晨曦映在水
来的自行车骑坏了,他给家人商量,从退休金中拿出 130 沿着父亲足迹前行,脚踏实地为民服务的同时,先后骑 不落地栖身在千万点红梅的花蕾上,繁密却又 与枝之间,让我感到雨珠似乎有了珠蒂,正要
着这辆自行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 通透。是蕾含着雨珠,还是雨珠噙着蕾 ? 雨滴 放心它不会坠落的时候,它竟突然垂落!垂落
采写出了上千篇新闻、文学作品,相继发表在《人民日报》、 中晃动着梅的红颜,一尘不染地娇娆;红颜里 的瞬间,我看到了雨珠骤然地拉长,仿佛生离
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济 烁动着雨滴的眼睛,一往情深地脉脉。两株高 死别时爱人伸出手,那种舍不下的眷恋让人心
宁日报》和美国《侨报》、香港《大公报》等主流媒体, 到二楼窗前的红梅之间,于冬青丛里,竟藏着 疼。好在桃树不会负了春雨的心意,再有一个
采写的杂文、随笔、报告文学在多家省级以上出版社出 一小棵七八十公分高的白梅,在春雨里自自在 月的光景,每一粒春雨待过的地方,都会开出
版,并获济宁市委、市政府“十佳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 在地香着美着——雪白又莹绿的一蓬花蕾,让 一朵崭新的花来。
有数十件作品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区优秀作品奖。 我怀疑是天上的小星星们下凡来忘了回去;有 人世的贪婪与跋扈曾让我悲愤难抑。这
我父亲 1986 年阴历 10 月初一去世,享年 63 岁,到 两朵忍不住地绽放着,那样小却又那样精神, 场透彻的春雨平复了我的意气,走在春雨渗透
2018 年已三十二个年头。是父亲给了生命,给了我智慧, 细细密密的花蕊上簪着密密麻麻的水珠珠,让 的土地上,我知道爱与悲悯,正在我的胸中汇
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给了我前进的力量。三十多年 人喜欢得不得了。 成不涸的春溪。
过去了,但是父亲的音容笑貌、高大身影却时常清晰地
浮现在我眼前,他那清脆悦耳的车铃叮当声时不时仍回
荡在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