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廖河畔2018年总第53期
P. 52

文苑   Literature                                                                                                                                                                                                  Literature  文苑
          48                                                                                                                                                                                                                      49








                                                                                                                                 70 年代,土坯草房粮布票


          我镜头中的家乡                                                                                                                展水平普遍较低,社会供应严重匮乏, 毛钱。乡亲们热情很高,都想开回“洋                                  部免费,他过意不去,说我的家人照
                                                                                                                                                                    顾大家,照一张四寸的黑白照仅收 5
                                                                                                                                     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经济发
                                                                                                                                                                                                           照相师傅在我们家吃住两天全
          40 年沧桑巨变                                                                                                               人们买衣服要布票,买饭吃要粮票,                   荤”,各自找个自己满意的背景留个                  相就不收费了。他再三劝说让我照张

                                                                                                                                 而且数量有限。大家穿的衣服都是千
                                                                                                                                                                                                      照片,可我寻思了半天,觉得没有一
                                                                                                                                                                    纪念,但由于当时大伙都是篱笆院土
                                                                                                                                 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                                                                      个值得纪念的背景,后
                                                                                                                                 蓝色、绿色的解放装,                                                                      来干脆就把照相的地点
          ■特约撰稿 李庆平
                                                                                                                                 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选在了村东的蓼沟河堤
                                                                                                                                 “绿色的国度”,成为                                                                      旁,当时河堤上有浓密
                                                                                                                                 当时中国独有的风景。                                                                      的槐树林,地上有生产
               年轻的朋友们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还                                                                      队种植的苜蓿草,河边
               今天来相会                                                                                                             普遍住着土坯房,村庄                                                                      还有茂盛的芦苇,我认
               荡起小船儿                                                                                                             道路是晴天一身土,雨                                                                      为这是当时家乡最美的
               暖风轻轻吹                                                                                                             天一身泥。农村人除结                                                                      风景。我上身穿着绿色
               花儿香 , 鸟儿鸣                                                                                                         婚才有机会跑一二十里                                                                      军褂,下身穿凡尼丁蓝
               春光惹人醉                                                                                                             路到城里的照相馆照张                                                                      色裤子,脚穿一双解放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结婚照留作纪念。1978                                                                    鞋,这是当年年轻人的
               啊 , 亲爱的朋友们                                                                                                        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正                                                                      标配。随着照相机的“咔
               美好的春光属于谁                                                                                                          在上中学的我回家休息,                                                                     嚓”声,我 16 岁的青涩
               属于我 , 属于你                                                                                                         在外参加工作的三哥介                                                                      形象就定格在那片蓼沟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绍一位照相馆的朋友到我们村来照                    坯房,唯一的风景就是屋门前和坑边                  河畔的芦苇丛边。今年春节回家过年
               再过二十年 , 我们来相会                                                                                                     相,一时成为我们村的特大新闻,轰                   的大柳树或槐树、枣树下。清一色的                  时,在我二哥家的老相册中偶然翻出
               伟大的祖国 , 该有多么美                                                                                                     动了全村。过去人们很少照相,不知                   蓝上衣、黑下衣,或是绿上衣、蓝下                  这张老照片,令我和家人唏嘘再三,
               天也新 , 地也新 , 春光更明媚                                                                                                 道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于是有些好                   衣,有好多乡亲的衣服上还打着补丁, 感慨万千。一家老少围着桌子,端详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奇的年轻人像看西洋景一样围着照相                   许多大娘婶子头上挽着发髻,姑娘小                  着照片,七嘴八舌谈起改革开放后
               啊 , 亲爱的朋友们                                                                                                        的师傅问长问短。当时照相师傅说,                   媳妇留着齐耳短发,小姑娘翘着羊角                  40 年的巨大变化。
               创造这明天要靠谁                                                                                                          他是头一次下乡来照相,按优惠价照                   辫,留着明显的时代痕迹。
               要靠我 , 要靠你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80 年代,土地联产搞承包
               这首由谷建芬作曲,李谷一倾情演唱,盛行于八十年代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旋律优美,激情澎湃,昂扬
          向上,既抒发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冲破籓篱,思想解放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向人们勾勒出一幅今后中国发展的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                  上,我的家乡以种小麦、玉米、棉花                  那天下午一点多钟,柳行乡政府的“三
          阔画卷,整整影响几代中国人。作为济宁高新区蓼河畔成长起来的宣传文化工作者,我既是一位改革开放的经历者、                                                                    农村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主,相邻的三贾、小屯、潘庄一带                  夏”生产工作会议刚结束,机关、管
          见证者、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就是唱着这首歌,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春风,一边以笔作武器,深入火热的改革开                                                                     而我的家乡直到 1982 年才开始实行                种植蔬菜为主,是济宁市的“菜篮子”。 区、村的干部们散会回家刚端起饭碗,
          放实践,总结提炼优秀素材,向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和《济宁日报》                                                                   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实行大包干,                   在党的政策鼓励感召下,群众辛勤耕                  西北方向风云突变,瞬间狂风暴雨裹
          等各级媒体杂志推送出一大批优秀文章,一边采用自拍合拍等方式,用镜头记录历史,让历史长河里的每一朵浪花                                                                     原来由集体统一管理的土地、车辆、                   耘劳作,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满                  挟着核桃大小的冰雹无情袭来。4 万
          都定格在特定的记忆里。                                                                                                            牲畜、机械、农具全部分到各家各户, 怀信心向致富路上迈进。                                        多亩即将成熟的待割小麦,1 万多亩
               40 年里,我用无数照片、胶卷、录像记录下家乡山东济宁高新区蓼河畔的发展变化,浓缩了中国农村改革开                                                                 打破原来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80 年代               瓜果蔬菜遭受重创,短短半个小时,
          放 40 年的沧桑巨变。                                                                                                           民生产积极性。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 中期,家乡接连两年遭遇百年不遇的                                   麦穗、麦粒洒满麦地,西瓜、西红柿、
                                                                                                                                 全家老少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土地                   冰雹灾害,特别是 1985 年 6 月 3 日           黄瓜、辣椒、茄子被砸的稀巴烂,刚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