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17年第3期【总第35期】
P. 16

聚焦新城 Urban focus My home in High-tech zone
32 33













己的路径。 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
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同意批复济宁高新区《圣 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和加强基本公共服
地智谷、生态高新》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基地,批准 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
以蓼河公园为中心的环境艺术核心区的蓼河公园景区 群众。启动了“小改造、大畅通”工程,实施了“百花
(一、二期)为环境艺术示范区,这是山东省第一个 遍地”和“百里绿道”行动,积水点整治初步促成“小
县级区域的环境艺术示范基地。济宁高新区正踏着时 雨不湿鞋、大雨能通行、暴雨不淹车”目标。把握“村
代的节拍,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要像村,留住乡愁”的标准,连片推进新农村开发,王
着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城市。构建了“一心三轴”城 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功能区中综合考核排名第一,户厕
市发展框架体系,以打通海川路为突破口,南部启动 改造总量列全省县市区 23 名,造林绿化覆盖率高于全
了投资 47 亿元的蓼河成片区开发,北部启动吟龙湾 市平均水平 2.1 个百分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科技新城建设,全面铺开蓼河三期治理、5.3 公里综 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技术评估,主次干道机械化
合管廊、3 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以及鸿广路等 6 条道 保洁全覆盖,在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
路建设,拉开了再建一个科技新城的大幕。实施了 48 居全市前列。联动推进环境治理,扬尘治理经验在全市
个市政项目,北外环东延、泗河开发等提前完成年度 推广,水及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任务,解决“大班额”规划学校改扩建 16 所。实施 探索了社区“六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重心下移、关
连片开发 47 万平方米,其中仁美社区二期、王回庄 口前移。创新构筑“大稳定”体系,形成了“一级调处
改造完成主体建设。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 30 个、建 指挥、九大有效对接”的组织体系,相关做法省市领导
筑面积 471 万平方米,目前库存为 82 万平方米。从 予以肯定。除此之外,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进展顺利,敬
群众身边着手建设智慧城市,建成智慧社区 3 个,建 老助残、三甲医疗、法律援助实现区域全覆盖,城乡低
成无线基站 430 个,主要公共场所免费 WIFI 全覆盖。 保、孤儿救助、大病医疗等援助标准全市领先,系列接
圣地智谷、生态高新,一个宜居宜业新典范正在齐鲁 地气实事工程获市民点赞,高新区在群众满意度电话随
大地、孔孟之乡蓄势崛起。 机调查中居全市前列。
济宁高新区将坚持创新引领、争先进位的总基调,
描绘发展蓝图,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建设一流园区、引进一流企业、营造一流环境,全力打
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率 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造产业投资最活跃、创新创业最容易、资金要素最富集、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26%;扶贫工作重点村退出计划 行政服务最高效、市民生活最幸福的先行区。
完成率 100%;分类扶持措施精准度 100%;建档立卡
贫困户帮扶责任人
到 位 率 100%; 市
级及以上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产业项目
领域大满贯奖项的企业。 创业的生态环境,鼓励和推动园区传统 第二位,获批全省第二家省级版权保护示 完 成 率 100%; 全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 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按照“有团队、有 范园区。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 区 1257 户 贫 困 户
来到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企 人员、有实体、有经营”的思路,推动 高新技术产值占比 44.1%、高于全省平均 完成脱贫手续,全
业利用科技创新拓展市场给予肯定。三 17 个行业公共平台开放运营,实现先 水平 11.6 个百分点。创新要素市场化聚 部达到“两不愁、
年后,科技创新给如意集团带来的发展 进技术、创新要素、高端产业的互联互 集加速,中煤工矿、支点信息、亲亲网、 三保障”标准……
变化可圈可点,让这个有着 40 多年历史 通。国家科技孵化器达到 3 家,加速器、 云帆钩机商城等平台类市场初具规模,在 这是过去一年济宁
的传统纺织企业,实现了转型提档升级, 孵化器总面积突破 200 万平方米,在 新三板成功挂牌企业 8 家,齐鲁股权交易 高新区晒出的精准
一跃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型技术纺织企 孵各类中小企业(团队)近 500 家。10 中心挂牌企业 9 家,新设立市场化基金 6 扶贫成绩单。
业,同时也是国内少数几家敢跟欧美、 家众创空间获得国家备案、3 家省级备 支、规模 69.5 亿元。 济宁高新区始
日本等高档面料企业分庭抗礼的企业。 案,总量列全省国家高新区前三位。创 终把民生工作放在
只有创新才有生机,只有创新才能 业大学在曲师大等 3 所高校建立分校, 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生态新城 更加突出位置,像
带来可持续发展。济宁高新区坚持以创 创业济宁·高新区引领行动纳入创业中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宜居宜业、 抓经济建设一样抓
新驱动为引导,着力营造适合企业创新 国示范工程。版权登记量居全省县市区 融合发展”,济宁高新区正在探寻属于自 民生保障,像落实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