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家在科技新城2018年总第1期
P. 42
文苑 Literature Literature 文苑
40 41
以火为“墨”
烙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
传承烙画文化 的艺术风格。据古书记载,烙画始于西汉末年,又在清朝光 然的图画。万东梅告诉记者,从最开始只在葫芦上烙画,如今她还能
在木板上进行创作。即便如此,自己仍是对葫芦烙画情有独钟,葫芦
绪年间得以发展,是我国民间珍贵的稀有画种,堪称“中华 与福禄同音,有一葫芦如有福禄,在民间有福禄寿喜迎财神之说。说
一绝”。在济宁高新区,有一位热心传统烙画工艺美术的民 到葫芦,万东梅如数家珍,葫芦形态万千,每一个葫芦适合做什么画作,
——工艺美术名人 万东梅 间艺人,她潜心探索烙画技艺,不断创新,巧妙自然地将绘 她心中自有一杆秤。不过,在她心目中,一个好葫芦,才是一个好作
画艺术与制作工艺相结合,形成了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创 品的保证。“藤蔓上摘下的葫芦不能直接用来烙画,基本上要挑选一
■编辑 / 明风
造出一幅幅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烙画作品。她,就是东美 年以上的成熟葫芦。”万东梅说,为了能够保证烙画的质量,她每年
烙画院院长——万东梅。 都要专门去聊城的“葫芦街”挑选最适宜的葫芦,选到好葫芦是基础,
一张普普通通的木板,一把简简单单的电烙铁。万东梅 选好烙画内容则是葫芦烙画关键所在。
手拿灼热的烙铁,全神贯注地在木板上或轻或重地慢慢描绘。 在烙画表现形式上,万东梅善于研究创新,她吸收了国画和西方
在她灵巧双手的操作下,烙铁与木板一经接触就会飘出淡淡 绘画技巧之长,既保持着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
青烟,青烟散去,一栋民宅的立体轮廓在木板上渐渐显露雏 严谨的写实效果。她的作品不仅包含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
形。万东梅从小时候起便酷爱绘画,家里的小人书、生活中 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无
的图案都是她绘画的素材,家里人都称她是个的“画画迷”。 论是动物皮毛的质感、鸡雀羽毛的生动、民居的朴素、黄土的厚重、
真正与烙画结缘是在高中时,万东梅说:“逛街的时候,偶 安静悠闲的田园气息、五谷丰登的收获情怀,都跃然于画面,给人以
然注意到了家具上烙画的图案,在木板上烙画对我来说是一 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种新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当时就萌生出学习烙画的想法。” 从年少与烙画结缘至今,烙画对于万东梅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
万东梅师承中国工艺美术烙画艺术大师郝友友真传,多年来, 好,更是一种文化,然而能够把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才是
她对于烙画艺术的热情始终那么炽热,几十年来未曾消磨分 万东梅最大的心愿。她毫不犹豫地表态:“会一直做下去,因为热爱!”
毫。 万东梅说,“追求梦想的道路是艰辛的,但看到有人欣赏这种具有传
在谈到烙画的创作过程时,万东梅说,烙画古称“火针 统中国特色的画,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希望这门技艺能够传承
刺绣”,是一门传承了千年的艺术。烙画以火为“墨”,用 下去,让这一门古老的绘画技艺源远流长。”
火烧热特制铁笔,在物体上烫出烙痕作画。烙制者讲究火候、
力度,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事实上,烙画的创
作并非易事,关键是要有耐心。”万东梅称,“烙画是个精
细活儿,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深浅,全靠烙画师的手法和经
验,所以下笔要先浅后深,注意手法的轻重和速度,温度和
笔的力度也决定了画出来颜色的深浅,只有熟练掌握了技巧,
才能烙出好作品。”烙画讲究轻重缓急,深浅浓淡。由于是
用火作画,不能修改,必须做到笔笔精准。“铁笔”通过变
压器控制温度,下“笔”的力度和时机都决定着画作的质量,
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烙画主要在木板、竹子、葫芦、树皮等不同材质上烙绘,
物体因温度的变化自然产生一定的浮雕效果,显现出浅褐色、
深褐色和黑色等色调,从而呈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意趣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