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廖河畔2018年总第51期
P. 54
文苑 Literature
52
茶韵书香
■本刊特约撰稿 / 张建鲁
近日去泉城拜访挚友范正红先 成的一部五卷二十回的小说《狐狸缘 我心情很激动。
生,他宽敞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古香 全传》,作者醉月山人。其真名已无 说着到了吃饭的点,正红友说:
古色的民国书法。看落款,尽管题字 处可考,有人认为是江苏无锡的邹弢, “时间不早了,咱俩在家好好喝上两
者算不得那个时期的书法名家、鸿儒 因为他也自称醉月山人,而且生活年 杯吧。我这里还有你在二十年前送给
雅士,但这幅泛黄的字也是名副其实 代也大致相符,但无实据。越是这样, 我的两瓶庄公特曲哪。”
的“老物件”,在这省城闹市之中的 这出处和来路越是耐人品味,令人遐 我开心地呵呵笑起来,用手一指
群楼里,也是别有洞天弥足珍贵的文 思。 他紫檀椅后面的竖幅:“看到没,茶
玩了。 正红友说,目前的这幅书法旧作 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你
旧书古檀、久别重逢,香茶两盏, 上的字眼已经和《狐狸缘全传》中的 给我的这本线装书,我暂且收下,酒,
老友相聚,书海撷澜,诗绪悠然。 原诗有所不同,看来是经后人传来传 你继续放着改日再喝;墨兰我也不要,
我俩再次欢洽小聚,谈诗论文品 去、写来写去,着意修改或笔误所致。 我没时间料理,会冷落墨兰,害了兰
茶论道间,话题自然而然就没少围绕 说到这里,挚友顺口朗诵起醉月山人 的优雅的,呵呵呵。我中午还有远来
我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的这幅民国 的整首原诗:“茶亦醉人何须酒,书 的客人需要接待,这个点儿,已经下
时期的竖幅泛黄的老字。 自香我何须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 飞机了。咱俩有空继续品茶品书。《梦
他说,这是他去上海参加一次 不迷人人自迷。吟成白雪心如素,最 溪笔谈》我借阅欣赏,明年的这个时
“名家书法篆刻展览会”时,抽工作 到梅花香也清。昔日浣沙今日恨,玉 节一定奉还,君子不夺人所爱。”我
间隙探望一位文玩界的耄耋老者时, 人如许愿相亲。” 知道正红友也是痴爱读书藏书之人,
前辈非得送给他的。前辈说他已经珍 而且,背诵得滚瓜烂熟,朗诵得 怎可要他好不容易淘来的好书据为己
藏七十多年了,没必要再“吃独食” 声情并茂。以至于我杯中的香茗都被 有呢?我知道正红友在文学、书法、
了,他更知道正红友在书法篆刻上的 凉在了一边。 篆刻界交友甚多,好书应与爱书人共
造诣颇深,送给他分享分散传播价值 匆忙中的探访,谈书论艺中的文 赏之。
就更大了。我为正红友的交友和品格 友趣事,总能给我出乎意料的新奇和 喝干杯中正红友刚续上的热茶,
默默在心中点赞。 勉励。“我这次又没白来!”我一边 在我准备下楼时,嫂子笑着把刚出锅
正红友说,这幅对联一点也不陌 品茶,一边笑着说。 的肉丁荠菜大包用手巾包了四个递给
生,早就见过、念过、背诵过,早就 正红友说:“哪次也不能让你白 我:“到饭时了,在车上先吃点垫垫。”
耳熟能详。但是,一时期间他还真不 来啊。我上次去上海,还特意从丰庄 坐在车上,奔驰在向济南遥墙机场的
知道妙联出自哪朝哪代,出自谁人之 茶城古玩街给你淘得一本宋版的《梦 高速路上,心似乎还留在挚友的书房
手。而今,因为老者的馈赠,这联名 溪笔谈》,我知道你喜欢这个。另外, 里。而且,我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两旁
句,居然和他有了缘分和瓜葛,他心 你嫂子还专为你养了两盆墨兰,这两 林立的高楼大厦,酒店商铺,总出现
生欢喜。在回程的高铁上,他就迫不 盆兰花她已养了一年多了,她说你经 一种大美的幻觉——陡崖一样峥嵘的
及待地用百度检索的一清二楚了。 常忙中偷闲、舞文弄墨的,那优雅清 楼壁上,老是闪现古香古色的竖幅的
原来这幅名联不是单独的古 丽的墨兰特别和你般配……” 影像。
联,而是出自清光绪年间由弹词改编 我知道墨兰是兰中的珍品,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