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16年第三期【总第25期】
P. 35
文苑 Literature My home in High-tech zone
44 45
斗拐
斗拐,乡村儿童常玩的一种游戏。斗时盘起一条腿,
用另一条腿蹦着,两个或三个,多个也可,相互冲撞,如
哪一个小朋友摔倒或盘着的腿着地,便是输。这种游戏冬
天玩较好,穿着厚厚的棉衣,蹦蹦跳跳的热出一身大汗,
原先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子,一会便要热得脱棉衣了。
土孩子 土台子
旧时,乡村学校可真说不上好,两间土房子, 捉小鸡
几条土台子,几个土孩子,外加一个完小毕业的乡 捉小鸡的儿童游戏最常见,孩子们相互扯着衣
的感知和
俗学所要 的深处,我们需要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们心底尘封的故乡。 《孔对乡土的情怀,它是感性的,它没有社会学、历史学、民
当一个乡土中国在快速消失,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已经沉潜到历史》就是这样一把钥匙,它以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对土地据,却留下了
孟乡俗志求的数
村老师,就是一个学校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 服的后襟,连成长长的一串,这就是他们称的“鸡”,
念几篇课文,算几道算术题,能读读信、记记账家 最前面的孩子称“老母鸡”,另有一个或几个孩子
长便很高兴了。后来,政府又号召半耕半读,大孩 当“老鹰”,专去捉“小鸡”。老鹰一次一次向“小鸡”
子可以带弟妹来上课,课堂里终日乱烘烘的。再后来, 们发起进攻,“老母鸡 ”拼命护着不让抓,但最后“小
正式教师都回了老家吃工分,上学就去附近的学校, 鸡”一个个都被抓走,只剩“老母鸡”孤家寡人一个。
校长清一色是不大识字的老贫民,学校也停止了考 玩的期间,老鹰一方的孩子们都喊:鸡鸡翎,扛大刀,
试,升学由贫下中农推荐。最后,高等学校干脆停 恁的小鸡尽俺挑。对方回道:挑谁呢?老鹰一方答:
止招生。当时年青人的最大理想是当兵,当工人。 挑二妮。然后猛扑上来,便抓二妮,于是,双方你
争我抢,你抓我躲,笑闹成一团。
“ 数据
” 所无法呈现的东西。
课外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童年是最幸福的一
段时光。既不像四五十年代人生活那么艰苦,也没有现在
的孩子那么多的课业负担,而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差不多都
在课外。当时,阶级斗争挂帅,学校不重视文化课,老师
一般不安排课外作业,即使偶尔有一两回,孩子们则把作
业带到野地里去做,背靠石人石马,远看天上悠然而过的
白云,背的课文便会记得很牢靠。轻风轻轻翻动书页,偶
然一只莽撞的小蚂蚱忽地蹦到作业本上,惊恐未定地瞪着
教子图
眼睛与你对视,又增加了些许乡村的小情趣。课外也是孩
早些年,乡村生活并不很富裕,但父母对孩子
( 本组作品选自由泰山出版社 子们娱乐的天堂,游泳、抓鱼、掏鸟窝、踢瓦、打仗、捉
出版的新书《孔孟乡俗志》,编 迷藏,玩游戏,喝儿歌,池塘边,山坡上,到处都是孩子 的读书,却抓得很紧,大人们的教子方式大多不甚
辑李强,作者王世会 ) 讲究,遇上调皮捣蛋的毛头小子,劈头盖脸地打上
们欢快的身影。
一顿,也是常有的事。